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融合数字技术与产业资源的高校插画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魏雅楠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425100

一、数字化转型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冲击与机遇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艺术设计类专业也随之进入深度变革期。数字媒介的快速更迭促使传统静态、手工技法逐步让位于动态、交互、平台化的视觉表达方式,学生所需掌握的能力正从基础美术向跨媒介、跨平台的综合创作技能转变。与此同时,线上教学、虚拟实训、混合式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步融入艺术设计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学灵活性,但也对课程组织与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数字平台不仅成为学生作品展示与传播的新载体,也为作品的商业化转化提供了现实可能。企业对具备数字创作能力与平台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上升,推动高校必须加快教学体系的数字化重构。高校需以数字技术为教学改革核心支撑,构建与创意产业深度对接的课程体系和产教融合机制,从而提升专业适应力与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插画设计产业的数字化趋势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插画设计产业正从传统出版配图向多平台视觉传播转型,其应用范围已广泛拓展至数字营销、文创开发、游戏美术及社交媒体内容等领域,成为数字内容产业链中的关键视觉构成。创作工具的更迭也加速了产业变革,Procreate、Adobe Fresco 等数字绘图软件成为主流工具,AI 辅助创作平台的兴起则进一步推动了“人机共创”的设计范式。与此同时,平台经济重塑了插画师的职业生态,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通过社交平台构建个人 IP 并实现商业化,形成“创作—运营—变现”闭环。在此背景下,插画的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企业对具备数字能力、视觉创新力与平台适应力的插画人才需求迅速增长。这一趋势对高校插画教学提出了系统性革新要求。若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绘画训练层面,将难以满足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高校需顺应数字化趋势,从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到成果转化机制进行整体优化,以实现教学目标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当前高校插画课程的现状

尽管插画产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插画课程仍存在内容滞后、手段单一、机制缺失等问题,与行业发展存在明显脱节。在课程内容方面,多数高校仍以传统技法训练为主,重视素描、水彩等基础技能的传授,数字插画、商业应用、平台发布等模块覆盖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对当代插画产业链的全面认知。教学手段多沿用工作坊式面对面指导模式,尽管部分院校尝试引入数位设备,但整体上仍未形成以数字创作逻辑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此外,课程组织普遍以独立模块形式存在,缺乏项目制与跨学科整合,学生难以形成从策划到商业输出的完整创作能力。教学评价亦多停留在静态评分与课堂展示,缺乏平台发布、用户反馈等动态评估手段,削弱了学生的市场敏感度与公众表达意识。同时,教师队伍数字素养参差不齐,具备产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难以满足课程深度融合的需求。整体来看,当前高校插画教学正处于向数字化、 业化转型的过渡期,迫切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机制到师资结构进行系统优化。

四、数字技术赋能插画教学的路径分析

面对快速发展的插画设计产业与不断迭代的数字工具,高校插画教学必须从“工具引入”迈向“系统赋能”,实现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全面重构。数字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表达能力,更深层次地改变了教学目标导向、知识结构安排和教学评价逻辑,成为插画课程创新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传统插画教学以手工技法训练为主,偏重技艺的精熟与风格的培养。随着数字工具成为创作主流,高校逐渐开始引导学生掌握如 Procreate、AdobeIllustrator、Clip Studio Paint 等数字绘图软件的使用技巧,并将课程内容从单一绘图技能拓展至数字构图、图层管理、材质模拟、风格训练、输出适配等多个维度。更重要的是,课程不应止步于“软件教学”,而需将工具使用融入完整的创作流程与思维模式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思维”与“平台意识”,理解数字插画的多场景应用特性。

在教学模式方面,数字技术提供了更为灵活与多元的教学组织方式。混合式教学、线上实时演示、录播案例分析、虚拟协作空间等手段被广泛引入,使得教师可以随时分享创作过程、拆解项目案例、提供个性化反馈。尤其是在数字插画教学中,屏幕共享与过程回放功能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可视化支持,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无法反复观看范画过程”的难点。此外,平台化资源的建设(如数字教学资源库、线上作品墙、学生作品档案)也为学习过程的积累与成果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从学生学习路径来看,数字工具的介入促使学习方式由线性转向动态。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教学视频、参与线上答疑,或者借助AI 绘图、模型参考、滤镜组合等方式进行多样化尝试,激发创意表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数字平台的社交功能也强化了学生的“公众创作意识”,促使他们在作品产出过程中考虑传播效果、受众反应与品牌视觉一致性,为未来走向商业项目奠定基础。

数字技术还显著推动了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传统的“一次性作品评审”正被“过程记录 + 结果评估 + 平台反馈”所取代。教师可以通过云端文档、线上工作记录、分阶段成果汇报等方式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可借助线上发布、用户互动、数据浏览等平台反馈,对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市场接受度进行外部评估。这种基于“数字轨迹”的评价方式更符合插画创作的动态生成特性,也能更精准地捕捉学生在创意能力、执行能力与市场敏感度方面的成长变化。

总体而言,数字技术对高校插画教学的影响已经由“外部辅助”走向“内在结构性重塑”。如何以此为契机,构建更加开放、交互、动态、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将成为未来插画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

五、产教融合机制在插画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在插画产业高度平台化与商业化的背景下,传统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插画设计复合型能力的需求。高校若要有效回应市场变化,必须打破“校内培养—校外就业”之间的二元分离,借助产教融合的路径构建起“教学—项目—就业”一体化的育人机制。插画设计课程正是实践产教融合理念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其独特的创作流程、项目属性与商业价值,使之天然适合嵌入真实产业场景之中,作为跨界协同与应用转化的重要载体。

课程共建机制是推动产教融合的第一环节。高校可与插画相关企业、数字平台、文创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课程内容,将行业前沿需求融入教学目标之中。例如,企业可以提供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师生围绕企业命题开展插画创作,既能强化学生的实战意识,也能提升企业对高校教学成果的信任与参与感。在某些高校实践中,已有课程直接由企业设计师或插画主创担任“行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作品,形成“双导师协同制”,有效弥合了学校教育与行业应用之间的认知差距。

教学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传统插画课程常以“单课 - 短期 - 个体作业”为主要形式,而融合实践则鼓励“多课联动- 项目制教学- 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协作,模拟真实工作流程,从角色设定、风格规划、场景设计到内容发布,完整体验一个插画产品的生成过程。这种基于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设计流程的掌控力,也增强了其时间管理、沟通协作与平台运营等综合能力。

在成果转化机制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作品 - 产品 - 商品”之间的连接通道。将学生优秀插画作品推向公众平台(如小红书、知乎、B 站)、参与专业插画展览或赛事,甚至与企业联合开发衍生商品(如文创手账、插画明信片、数字藏品等),让学生切实体验从“课堂作品”到“市场价值”的转化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更能强化其职业认同感与品牌意识,为后续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此外,评价体系的设计也应充分体现产教融合的理念。除课堂内常规评分外,可引入企业评价、用户反馈、平台传播数据等多维度评价指标,对学生在项目中的专业能力、沟通效率、创意表达、商业适配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形成更加科学、动态、接轨产业的人才评估体系。

产教融合的有效推进不仅依赖于具体课程的设计,还需高校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包括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机制、设立产业项目实验班、推动教师企业挂职与实践培训等。唯有构建全链条、系统性的合作机制,才能使插画教学真正嵌入行业生态,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高校服务社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能。

高校插画课程的产教融合实践,已不仅是单纯的课程改革探索,更是艺术教育与产业协同育人的战略响应。在技术演进与市场更迭日益加速的今天,谁能更早构建出符合未来设计人才成长逻辑的教学机制,谁就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赢得主动。

六、结语

本文聚焦于高校插画课程的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路径,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内容滞后、手段单一、产业脱节等问题,并提出课程内容数字化、教学方式项目化、成果呈现平台化、人才评价多元化的改革思路。研究强调,插画教学创新应超越工具引入,着眼于教学机制重构与校企协同体系建设。未来,高校应强化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构建开放、高效的教学共同体,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创意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小雨 , 贾璐 , 杨春蕾 .AIGC 赋能高职院校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5(11):162-164.

[2] 夏莉 .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插画设计课程三教改革实践探索 [J]. 绿色包装 ,2025(03):36-39.DOI:10.19362/j.cnki.cn10-1400/tb.2025.03.006.

[3] 周荃 . 新媒体环境下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A].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25 年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25:2.DOI:10.26914/c.cnkihy.2025.000457.

[4] 周 寰 . 新 媒 体 视 域 下 数 字 插 画 设 计 课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讨 [J]. 绿 色 包装 ,2024(07):52-55.DOI:10.19362/j.cnki.cn10-1400/tb.2024.07.010.

[5] 何湉 . 数字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插画设计与商业应用课程为例 [J]. 新美域 ,2024(03):172-174.

本文系 2024 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插画设计课程产教融合的模式研究(XKYJ20240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