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优化设计与经济性评价

作者

王嘉旭

沈阳对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 辽宁省 110013

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能源系统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能耗大户,其优化设计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传统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多依赖化石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等,不仅能源利用率偏低,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大。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比例逐步提高,尤其是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技术逐渐成熟,为实现低碳、绿色建筑提供了技术保障。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以及系统初期投资较高,成为限制其大规模推广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全面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系统配置、能效利用、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系统探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优化设计与经济性评价方法,力求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设计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多数区域能源系统在暖通空调设计中仍以集中供热或集中空调为主,主要能源来源依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虽然近年来有部分项目引入了可再生能源设备,但整体比例不足 20% 。从系统运行效果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能源结构单一。单一热源或冷源系统易受能源价格波动和政策限制影响,系统稳定性不足。其次,设备配置与实际负荷不匹配,导致系统运行频繁启动与停机,影响能效水平。第三,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综合考量,多数项目仅将可再生能源作为辅助系统使用,未能实现真正的能源互补与优化配置。第四,系统调控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负荷预测与能效优化。第五,经济性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以设备购置成本为主要衡量指标,忽略了运行维护成本、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以及环境效益等因素。这些问题制约了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引入多种可再生能源协同机制,结合优化设计理念,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优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作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多能互补,利用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特性实现能源协同供给;二是负荷匹配,确保系统规模与建筑实际负荷需求相符,避免资源浪费;三是智能控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系统动态优化调度;四是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并重,在保证投资回报合理性的基础上最大化碳减排效果。具体设计方法包括:首先,进行能源资源评估与负荷预测,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建筑类型、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最佳可再生能源组合形式。其次,选用高效设备与先进技术,如高效热泵机组、变频控制系统、智能终端设备等,提高系统整体能效水平。第三,优化系统配置方案,采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多源储能技术等新型能源利用模式,提高系统柔性与稳定性。第四,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将设备投资、运行维护、能源成本、碳排放权交易等因素纳入统一评价体系,实现科学决策支持。通过上述优化设计方法,可大幅提升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与运行经济性。

三、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经济性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评价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需建立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安装施工、设计咨询等费用;二是运行维护成本,涵盖能源消耗、人工费用、设备保养等日常开支;三是能源利用效率,以 COP 值(性能系数)、EER 值(能效比)等指标进行衡量;四是碳减排效益,通过与传统化石能源系统对比,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量及其对应价值;五是投资回收期与内部收益率指标,综合反映项目经济回报水平。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实用性,本文建议采用动态评价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参数变化下的经济性指标进行预测与评估。此外,还需考虑政策补贴、绿色建筑认证、碳交易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便全面反映系统设计方案的实际效益。通过构建完善的经济性评价体系,能够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暖通空调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实证案例分析与结果讨论

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某城市新区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分别设计传统能源系统方案与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方案。传统方案主要采用燃气锅炉与冷水机组提供冷热源,而优化方案则采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三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综合应用。通过软件仿真与实地测算,两套方案在能效指标与经济性指标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方案的综合能效比提升约 25% ,年均能耗成本降低 18% ,碳排放量减少近 30% 。在投资方面,优化方案初期投资增加约 20% ,但通过运行成本节省与碳减排效益加成,整体投资回收期缩短至7.5 年,内部收益率达到 12.3% ,优于传统方案的9.8%。此外,优化方案在系统运行稳定性与用户舒适度方面表现更为优越。调研过程中,多位项目管理人员表示,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考虑到后期维护简便性与环境责任履行,选择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与经济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类似项目提供了有力参考。

五、结论

本文系统研究了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优化设计与经济性评价问题,明确指出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存在能源浪费、成本高企与环境污染等不足。通过引入多能互补、负荷匹配、智能控制等先进设计理念,结合光伏、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了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与经济性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暖通空调系统存在一定的初期投资压力,但从长期运行成本、能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效益等多维角度综合考量,其具有显著的优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系统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啸云 . 基于 TRNSYS 的医药冷库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D]. 南华大学 ,2024.DOI:10.27234/d.cnki.gnhuu.2024.000434.

[2] 石泽鑫. 基于大温差水蓄冷的空调系统研究[D]. 武汉工程大学,2023.DOI:10.27727/d.cnki.gwhxc.2023.000468.

[3] 陈闯 . 太阳能与辅助热源互补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优化研究 [D]. 西安科技大学 ,2023.DOI:10.27397/d.cnki.gxaku.2023.000065.

[4] 李泽阳 , 孟庆龙 , 孙哲 , 等 . 考虑需求响应的蓄能空调系统灵活 用 能 实 验 研 究 [J]. 暖 通 空 调 ,2022,52(09):153-160.DOI:10.19991/j.hvac1971.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