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李仪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云南昆明 650000
引言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木材生产、水土保持、碳汇造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需求的提升,云南松良种化培育成为推动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苗木培育阶段是决定云南松造林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表现的核心时期,而基质作为苗木根系生长的直接环境,其物理结构、养分含量、保水保肥能力等特性,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具有决定性影响[1]。 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基质配方试验,系统分析其对云南松良种苗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最优基质配方,旨在为云南松良种苗木的规模化、标准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供试云南松种子为云南省林木良种基地选育的优良家系种子,经催芽处理后选取发芽整齐的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基质原料包括泥炭土(有机质含量≥ 50% ,pH 5.5-6.5)、腐叶土(林下腐熟阔叶树叶,有机质含量 ⩾30% )、园土(耕作层土壤,
)、珍珠岩(粒径 3-5mm )、蛭石(粒径 2-4mm )。
(二)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5 种基质配方,分别为:T1(泥炭土:珍珠岩:蛭石 =2:1:1 )、T2(腐叶土:园土:河沙 =3:2:1 )、T3(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 =3:2:1 )、T4(园土:珍珠岩:蛭石 Σ=Σ 2:1:1)、CK(纯园土,对照)。每种配方设 3 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 50 株苗木,采用 10cm×12cm 营养钵育苗,于 2024 年 3 月移栽幼苗,置于温室大棚内培养,常规管理,试验周期为 6 个月。
(三)测定指标与方法
生长指标测定: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随机选取 10 株苗木,采用直尺测定苗高(根基部至顶芽高度),用游标卡尺测定地径(根基部以上 1cm 处直径);将苗木分为根、茎、叶三部分, 105∘C 杀青 30min 后, 80% 烘干至恒重,测定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采用 Li-6400 便携式光合仪,于晴天 9:00-11:00 测定苗木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 Tr ),测定时设定光强为 1200μmol⋅m-2⋅s-1 , CO2 浓度为 400μmol⋅mol-1 ;采用乙醇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Chla+b )。
(四)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 Duncan 多重比较检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P<0.05 )。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 1 可知,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生长指标影响显著( P<0.05 )。在苗高和地径方面,T3 处理表现最优,苗高达到 32.6cm ,地径为 4.8mm ,分别较 CK 高出 42.1% 和 38.2% ;其次为 T1 处理,苗高和地径分别为 29.8cm 和4.3mm ,显著高于 T2、T4 和 CK。在生物量积累方面,T3 处理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生物量达到 15.6g ·株⁻¹,较 CK 增加 58.6% ;T1 处理总生物量为 13.2g ·株⁻¹,位列第二。CK 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低,表明单一园土基质不利于云南松良种苗木的生长。
表 1 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平均值 ± 标准差)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二)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不同基质配方显著影响云南松良种苗木的光合特性。在净光合速率(
)和叶绿素含量(Chl a+b )方面,T3 处理最高,Pn 达到 12.8μmol m-2⋅s-1 ,Chl a+b 为 2.8mg ⋅g-1 ,分别较 CK 提高 45.5% 和 33.3% ;T1 处理次之,Pn 和 Chl a+b 分别为
和 2.5mg⋅g-1. 。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 Pn 基本一致,T3 处理的 Gs 和 Tr 分别为 0.35mol ·m-2⋅s-1 和 3.2mmol⋅m-2⋅s-1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 处理的各项光合指标均最低,表明不良基质环境抑制了苗木的光合作用。综合来看,T3 和 T1 配方通过改善基质理化性质,提高了苗木的叶绿素合成能力和气孔开放程度,从而增强了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能力[2]。
图 1 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良种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注:图中数据为平均值 ± 标准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1. 净光合速率;2. 气孔导度;3. 蒸腾速率;4. 叶绿素含量)
三、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苗木生长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中,T3 配方(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 =3:2:1 )表现最优,主要因其兼具良好的保水保肥性和通气性:泥炭土和腐叶土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满足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珍珠岩则改善了基质的孔隙结构,提高了通气性和排水性,避免根系缺氧腐烂。良好的基质环境促进了根系发育,进而增强了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此 T3 处理的光合指标和生物量积累均处于领先水平[3]。
(二)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 5 种基质配方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泥炭土 + 腐叶土+ 珍珠岩(体积比 3:2:1)的复合基质配方,能显著促进云南松良种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该配方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云南松良种苗木的质量,为其造林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奠定基础。未来可进一步结合缓释肥添加、基质 pH 调节等措施,优化基质配方,同时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育苗试验,为云南松良种苗木培育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尹朝廷 . 云南松优质种苗培育与栽培 [J]. 花木盆景 , 2025, (04): 30-32.
[2]太廷惠, 杨兴, 申腾朝, 王焘. 云南松近年来研究进展[J]. 林业调查规划,2023, 48 (02): 61-64.
[3]张建国,段红平,李品荣. 不同基质配方对云南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2020,40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