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研究

作者

白瑞霞

淄博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255000

引言

在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机遇。传统模式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大多是偏向于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缺少思考及实践的机会,很难真切感知这一课程魅力,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率。混合式学习模式则有所不同,其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主张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合推进,该方法不仅能为学生打造生动、直观的教学课堂,还能为学生提供线下自学路径,以此更好地助力于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发展。

1. 混合式学习模式相关概述

混合式学习模式指的是在教学目标驱动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材及学习内容,采用在线及面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强调线上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这两种方式的有机融合,能够起到一种优势互补的教学效果 [1]。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倡导的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通过资源、教学方法混合更好地助力于学生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信息科技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中,需要学生基于在线资源及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这一过程不仅能改革信息科技教学方式,还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机会。其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混合式学习模式能突破以往教师当面授课及灌输造成的教学困境,主张以合作的方式驱动学生深入探究、自主学习,这一过程不仅能助力学生深度建构信息科技知识,还能为学生提供素养发展机会,以此更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可谓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要在教学之前加大对教材内容、新课标的研读与分析,然后再立足学生学情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以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以此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从而切实提升信息科技教学效率。以“在线信息的搜索”为例,教师在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即可指向新课标为学生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在线工具搜索、查询信息,借此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2)学生学习结束后,能够对信息展开抽象及概括,借此提炼教学重点;3)学生能够在课后借助在线工具进行信息搜索。这样学生就能在合理的目标驱动下进行思考与探究,以此切实提升混合式学习模式运用效率[2]。

2.2 课前在线指导,实现课前自主预习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时,学生需要基于在线平台展开自主学习、提前预习,这是该方法得以有效运用的具体表现。新课标中有明确指出,要为学生构建出互动式、探究式信息科技课堂,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探究实践,借此更好地助力于学生学习。要想达到这一效果,自然会占据较多的课堂时间,而一节课时长有限,再加上信息科技收到的重视并不高,此时若一味地增加课堂互动,就会影响教学进度。课前自主预习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优势,为学生发送微课视频,借此供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就能为学生后续课堂学习、跟进教师进度打好基础。为此,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时,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课前在线自主预习的重要性,指向新课目标、学生学情实际精心设计预习课件,以此驱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及思考,这样就能为学生后续线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以“在线信息的搜索”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即可为学生分享微课课件,同时在课前中提出预习思考问题:“你们有没有借助计算机或者是手机上网的体验?它们的存在对你生活、学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要如何有效借助它们满足自己的学习、生活需求呢?”以此提高学生自主预习能动性,然后再利用在线问题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同时为教师线下教学活动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充分凸显混合式学习模式运用价值[3]。

2.3 课中合作探究,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属于教学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实施效率及质量直接关乎混合式学习模式运用效果。对比其他教学方法,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在利用在线平台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线下课中合作探究,旨在让学生在线下合作探究中深入认识知识本质,以此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为此,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还需在课中为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借此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互动的教学阵地,继而实现深度学习。以“在线信息的搜索”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即可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做出了很多贡献,不仅深受百姓爱戴,还未徐州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现如今徐州已经发展成了现代化都市,如果此时苏轼穿越到现代的话,你最想带他去哪里游玩?如果你不认识路的话你会怎么做?通过这一有趣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意识,同时引出搜索工具,以此让学生对新课主题形成良好认知。此后,为了进一步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合理分组,然后再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此间各个小组需要围绕着具体的任务展开探究,具体任务如下:1)借助音乐软件识别歌曲名称;

2)借助形色软件,识别盆栽中的植物;3)展示出自己的识别方法及过程。这样各个小组就能在合作中完成任务,而任务完成的过程则是学生实践及动手的过程,能更好地助力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发展。

2.4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混合式学习效果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合式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加大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这能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方法,有效促使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发展信息科技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直播 + 互动”、“视频资源 + 答疑”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这能拓展教学阵地,让信息科技教学不再只是局限于课堂,从而有效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4]。以“在线信息的搜索”为例,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即可在网络平台上上传教学相关视频,借此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资源;亦或者时通过网络直播直接在线解答学生学习困惑,以此提升信息科技教学实效。

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较高,能将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教学方法优势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借此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为此,小学教师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应准确认识混合式学习模式价值,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通过课前在线指导、课中实践推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高效运用,以此切实提升信息科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牛晓尧 .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J]. 亚太教育 ,2021(18):4.

[2] 郝龙海 , 汪颖 .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J]. 职业技术 , 2011(3):17-17.

[3] 乐平平 , 王月霞 .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究 [J].中小学电教:下 , 2013(1):2.

[4] 汤毅冰 , 张文翠 . 混合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研究 [J]. 智力 ,2021(2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