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冥想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影响的干预研究

作者

葛艳荣 张月蕊 迟燕平 刘婷婷 俆婧婧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引言

当前,由于大学生学业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重困扰。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是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1]。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本研究在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和瑜伽社团的支持下,选取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干预的方法,对其进行瑜伽冥想训练,旨在探讨冥想对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选取 41 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3 名男生),通过瑜伽课程和心理健康中心招募,平均年龄 20.3±1.2 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借助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库和互联网设备,输入关键词“冥想训练”“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进行文献检索。其中有 70 篇“冥想训练”,507 篇“生命质量”1.2 万“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筛选其中 30 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上述文献、资料,为了解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提供了参考,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设计、问卷的制定以及分析讨论奠定了基础。

1.2.2 实验法

实验得到了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支持,在第二课堂中发布了‘冥想之旅活动,招募到 60 人,最终有效完成实验人数为 41 人,实验时间为 2025 年 3月 10 日至 4 月 20 日。

干预方案:为期6 周,每周7 次,每次5-20 分钟不等,包括呼吸训练、意识专注与扩展等冥想形式,通过“鹅打卡”小程序监督打卡。

实验流程:前测(第0 周)→6 周冥想训练→后测(第6 周)

六周冥想训练安排

1.2.3 测试指标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7 个维度。

生命质量:使用QOLCS-23 量表,涵盖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5 个维度。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SPSS 26.0 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 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以 P<0.05 为显著性标准。

2 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2.1.1 实验组冥想情况分析

实验组有效冥想人数 41 人,打卡次数 30 次有 21 人,15 次有 20 人。2.1.2 实验组冥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表2.1 睡眠质量总分得分分析

注: P<0.05 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代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2 睡眠质量前后测平均分值对比

由以上表 2.1 和表 2.2 可知,总分对比:干预前 PSQI 总分 8.07±2.64 ,干预后降至 6. 88±2.75 ,差异显著( 1=3,022 , P=0.004) 。维度分析:主观睡眠质量( P⟨0.001⟩ )、入睡时间( .P=0,011 )维度得分显著降低,日间功能障碍得分下降但未达显著。因此说明 6 周的冥想训练的干预方法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尤其是主观睡眠和入睡时间方面有明显改善。

2.1.3 实验组冥想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注: P<0.05 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代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1 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4 实验组前后测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对比分

有表 2.3 可知,总分对比:干预前生命质量总分 56.54±10.31 ,干预后升至 6 7.24±11.53 ,差异非常显著( t=-5.247 , P⟨0.001⟩ )。维度分析:生理( (P=0.003) )、心理( (P/0.001) )、行为 (P⟨0.001) )、环境( :P=0.005: )、社会支持(P⟨0.001) )维度得分均显著提升。因此说明冥想对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有全面的提升(表2.4)。通过对冥想者进一步问卷调查可知,冥想对大多数被试者有积极正向的影响不仅能减轻压力还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增强情绪稳定性。

2.1.4 影响大学生冥想的因素分析

2.1.4.1 认知水平

由表 2.5 可知主要动机想要改善睡眠的被试者 28 人,对冥想感兴趣被试者 24 人。结合冥想打卡次数可知对冥想有改善睡眠需求和对冥想有一定认知的被试者更能端正态度坚持冥想打卡,保证冥想质量。

2.1.4.2 其它因素

由图2.2 可知在此次实验中,冥想过程中有 68.2% 名被试者反映冥想时出现的杂念干扰了其思维,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63.4% 名被试者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这种身体上的不适分散被试者的注意力,从而对被试者的冥想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有 58.54% 的被试者表示环境嘈杂干扰其专注力,另外有 14.63% 的人认为室内的强光线影响了他们的冥想效果,而 9.76% 的被试者则指出网络的不稳定打断了他们的冥想进程。这些数据表明,冥想中的杂念,长时间固定坐姿,以及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冥想时的专注力。

图2.2 影响专注的因素分析

2.1.5 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注 P>0.05 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P⩽0.05 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

表 2.7 后测睡眠质量总分与生命质量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注:**. P⟨ 0.05 相关性显著。

图 2.3 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相关性散点图

注:**. P⟨ 0.05 相关性显著。

由上表 2.7 知,对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正态检验中生命质量的正态分布成立因此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表 2.8),睡眠质量得分与生命质量得分呈明显负向线性趋势(见图 2.3)。两者存在显著弱负相关( ⋅=-0 .381, p<0.05 ),表明睡眠质量越差,生命质量越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可解释生命质量 14.5% 的变异( R2=0. .145, P<0.05 )。

3 分析与讨论

冥想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从而缩短入睡时间、提升主观睡眠质量。同时,冥想训练能增强注意力控制,减少杂念干扰,改善日间功能。在生命质量方面,冥想对心理和行为维度的提升可能与其缓解焦虑、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有关。

本研究发现睡眠与生命质量的弱负相关性,提示改善睡眠可能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冥想效果受个体认知水平、环境安静度等因素影响,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干预方法。

第4 章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冥想能够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6 周冥想训练干预后,大学生睡眠质量后测得分显著优于前测( :P⟨0.05: )其中主观睡眠质量维度得分低于前测( (P/0.001) ),入睡时间维度得分低于前测( ⋅P<0.05 )。因此冥想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4.1.2 冥想能够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

6 周冥想训练干预后,大学生生命质量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 (P⟨0.01) ),生理、心理、行为、社会支持 4 个维度得分均提升(均 )。由此可知,冥想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4.1.3 影响冥想效果的因素

通过对实验组的冥想日志与访谈的质性分析可知,认知水平的高低、环境因素、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冥想的主要方面。

4.1.4 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

通过 SPSS 软件中的正态分布检验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得出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两者呈显著弱负相关( ⋅r=-0.381 , P<0.05 ),即睡眠质量越差,生命质量越低

4.2 建议

4.2.1 推广冥想

冥想作为一项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并通过提升注意力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学业表现。各高校可通过 5 月 25 日的心理健康日”进行有关冥想的宣传活动。心理健康中心可以开展冥想第二课堂活动或者以冥想的方法帮助心理健康问题者减压。

4.2.32 资源支持

在学校官网或超星学习通开设“冥想”专栏,建设阶梯式学习资源库:5-10分钟冥想引导音频、视频、设置留言区供参与者分享体验,由专业老师定期答疑。

参考文献:

[1] 王俊秀 , 张衍 , 张娜 , 等 .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 2024[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

[2] 杨曦 .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 陕西 : 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 ,2015.

[3] 张敏 . 冥想对大学生免疫功能改善的实验研究 [D]. 山西 : 山西医科大

学 ,2014.

[4] 刘斯漫 . 正念冥想训练对幸福感的影响 [D]. 山西 : 山西医科大

学 ,2015.

[5] 钟 仕 洋 . 简 易 冥 想 训 练 对 注 意 力 影 响 的 研 究 [D]. 上

海 :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海 军 军 医 大 学 ,2023.DOI:10.26998/d.cnki.

gjuyu.2023.000229.

[6] 苗 春 霞 , 刘 慎 军 , 卓 朗 , 等 . 大 学 生 生 命 质 量 评 价 简 明量 表 研 制 与 信 效 度 分 析 [J]. 中 国 学 校 卫 生 ,2019,40(06):865-869.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6.021.

课题: 瑜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