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党建引领的国有企业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探析
吴明乐
水电九局西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引言: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光荣使命。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国企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大力加强以高素质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然而,当前国企在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中仍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如何发挥国企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推动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是摆在国企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党建引领国企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 一) 加强党的领导是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毫不动摇地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才能确保国企在人才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的发挥,严把人才政治标准关,把好人才选用第一关,才能确保选人用人不出偏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将党管人才原则贯穿到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形成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人才工作大格局,才能为国企储备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通过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对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才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相结合,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
( 二) 党建引领是新时期国企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企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国企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人才听党话、跟党走,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要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为人才成长成才搭建广阔舞台,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党员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支持人才在生产经营一线岗位建功立业; 要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激励广大人才争当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排头兵。
( 三) 核心人才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高素质的核心人才队伍是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前,国企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核心人才作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少数”,在破解发展难题、培育发展新动能中肩负重要使命。高素质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够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在关键领域、核心环节推动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管理变革,引领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 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能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生产一线岗位推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助力企业实现精益管理、智能制造。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核心骨干队伍,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抵御外部风险的中流砥柱,他们能够带动形成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凝聚起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 四) 党建引领核心人才建设是国企政治优势的体现
坚持党建引领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国企区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天然地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贯彻执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光荣使命,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意志转化为企业的行动,把党的主张内化为人才的自觉追求,是国企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 [2]。在人才工作中,国企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在选准人、用好人、育好人上发力,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人才示范岗、党员人才责任区等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党员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二、国企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核心人才选育用留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国企在核心人才选育留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在人才选拔方面,受传统选人用人观念影响,部分企业在识才、举才上仍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现象,对人才专业能力、发展潜力、岗位匹配度等缺乏全面考察,导致选人视野不宽、标准不高。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性、系统性不足,教育培训缺乏整体规划,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 人才培养资源投入不足,放羊式培养现象较为普遍,在职学习提升的针对性有待增强。在人才使用方面,用人导向有待优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还不健全,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成长通道不够通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在人才保留方面,针对核心人才个性化需求的关心关爱机制有待健全,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倾斜的导向性不强,在同行业竞争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人才流失风险不容忽视。
( 二) 核心人才发展通道不够畅通
在国企现有用人机制下,人才发展通道不够通畅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任用机制尚不健全。受论资排辈等传统观念影响,干部选拔任用仍存在重年龄、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等现象,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及时脱颖而出,发展空间受限,中层干部退出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及时淘汰不称职、不胜任的干部,造成干部队伍活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有待拓宽,在现有职级体系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空间主要局限在本专业、本系列,跨专业、跨领域流动不畅,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偏重学历、资历、论文等硬性指标,对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 三) 核心人才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核心人才的创新能力对国企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国企在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上还存在一些短板;是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导向性不够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识别、评价机制有待优化,容错纠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创新绩效与分配回报挂钩不紧密,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不通畅,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有待健全,不利于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协同创新的平台载体不够完善,部分企业缺乏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意识和主动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不够,难以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形成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
( 四) 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的融合不够紧密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当前部分国企在将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业务发展、轻党建工作的倾向仍然存在,少数企业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对加强党的领导在人才选育留用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在党管人才、党管人事等要求落实上存在偏差,党建工作在破解人才发展难题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在凝聚人才、引领人才、服务人才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党支部建在连上、建在项目上的实践探索有待深化,党建引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有待健全。人才工作党建品牌塑造不够,在品牌创建意识、党建服务供给等方面不够精准到位,缺乏像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人才党校等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人才工作党建品牌,党建引领下的人才优势、组织优势转化还不够充分 [4]。
三、基于党建引领的国企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 一) 完善核心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强党组织把关作用
针对核心人才选育用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企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突出党组织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留用等各环节的把关定向作用。在人才选拔上,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标准,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专业能力、发展潜质等关键指标,既重品行操守,又重实绩实干,切实选优配强核心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思想引领、党性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丰富多样化、差异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如领导干部读书班、科技人员国内外进修等,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5]。在人才使用上,要突出事业为上、以用为本,建立健全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选拔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过硬、实绩突出,大胆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秀干部,要打破论资排辈,破除五唯倾向,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用,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在基层一线、困难岗位、重大工程等广阔舞台选拔锻炼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 二) 拓宽核心人才发展通道,发挥党组织的促进作用
破解制约核心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效应,关键在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拓宽人才成长的职业发展通道,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官本位思想,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大胆选拔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能干事者有机会,要着眼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生产经营、创新创业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使其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历练作风,畅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的人才双向交流渠道,选派优秀干部到艰苦地区、关键岗位、重点工程历练,推动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体系,打通专业技术人才纵向发展通道,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将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攻坚克难、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实绩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创新职称评聘机制,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分系列、分领域的职称评审标准,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畅通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技术层级间的转换通道,拓宽专业技术人才横向发展空间,建立专业技术职务与管理职务并行的发展通道,畅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管理岗位、管理人员回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双向通道,选拔一批懂专业、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三) 搭建创新平台载体,发挥党组织凝聚引领作用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核心人才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国企要主动顺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凝聚作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才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投入创新实践,要完善创新人才发现、举荐机制,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鲜明导向,破除论资排辈,打通人才发现的最先一公里,让善于创新的人才脱颖而出、获得认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创新失误,为人才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畅通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通道,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主动搭建校企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咨询、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加速转化、产业化;鼓励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与企业联合攻关,开展协同创新,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国企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打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朋友圈。
( 四) 加强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坚持党管人才,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要进一步强化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将人才强企战略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纳入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人才工作格局。注重发挥国企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将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识才、举才、用才、育才各个环节,把政治标准贯穿到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在基层一线有机融合,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等创建活动,选树一批爱岗敬业、创新争优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结语: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大使命,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不断增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力,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李雪莹 .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改进策略探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9):0191-0194. .
[2] 韦凤玲,黄美娟 . 党建引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9):0017-0020. .
[3] 乌文泰 . 国有企业基层党建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3):0173-0176. .
[4] 张沛 . 探析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提升策略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1):194-197 .
[5] 罗琳 . 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探析 [J]. 现代企业文化,2023(23):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