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合作·归纳: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殷江
安徽省庐江实验中学 2315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显然不利达成这一育人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本文说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借助自学+合作+归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学+合作+归纳;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当前阶段,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较为重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没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探究如何通过自学+合作+归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为其他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思路于策略参考,具备积极意义。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学习深度与广度
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相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深度与广度。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了生活化数学任务课堂、情境式数学自主探索课堂、合作实践式数学课堂,这些数学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和自主探索学习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内容,深刻思考数学知识原理,有效加强其学习深度与广度。
(二)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
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实践型人才。核心素养育人模式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复合型素养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三)符合新课标育人要求
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标育人需求,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中将有意识的深挖数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与思政元素,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当前阶段,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理论素养,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教材中包含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应试能力较好,但对数学逻辑理解不够深刻,利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其数学学习有效性。
(二)缺乏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数学教学形式与最终的教学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创新型、探索型数学课堂更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深刻思考,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结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应用的机会,这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与完善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所忽视,导致教学评价不及时、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评价形式老套。如,部分教师每月开展一次教学评价,这导致他们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实际学情,这不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不利于实现以评促学目标,不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三、如何借助自学+合作+归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搭建学习支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搭建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支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如,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提前设计好问题链,在导学环节将问题链抛给学生,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
以“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在导学环节向学生提出下列进阶式问题:(1)全等三角形具备什么样的性质?(2)如何通过两个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判定其是否全等?(3)如何通过两个三角形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是否全等?(4)如何通过两个三角形边或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是否全等?学生接收到上述问题链后,即以此为引导对教材中与答案相关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学习和探讨,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探讨
合作交流是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间交流与互动的有效手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恰当的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深度思考、积极发表自身见解、虚心学习他人思考与学习方式,通过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优化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凝聚力。
以“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如下情境任务:小明家需要使用三角形玻璃装修客厅窗户,已知三角形窗棱的三条边分别为13厘米、13厘米和10厘米,装修师傅带来了一块三条边长分别为13厘米、13厘米和10厘米的三角形玻璃,请问现在能够判定窗棱和玻璃完全相等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探讨与合作实践完成该任务,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积极交流、相互配合,最终证明窗棱和玻璃完全相等,并在虚拟情境中完成玻璃安装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逻辑、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得到加强,同时形成较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总结归纳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总结归纳是教师带领学生对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感受、方法,收获的知识进行复盘和归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度梳理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练习,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知识网。此外,教师需将总结归纳与教学评价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同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以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以“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教材中蕴含的全等三角形概念与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公式与方法、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等知识与思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某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结果不理想,是因为态度不够认真,并下定决心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教师通过对该生的观察发现其在学习中注重记忆,轻视推理,因此对该生表示其学习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采取的学习方式不正确,应在记忆的同时多思考、多应用。学生自评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为学生指明了日后的学习方向,有利于提升其学习有效性,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必要,初中数学教师可在导学环节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解难答疑环节借助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在归纳环节引导学生复盘和自评等,此类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促使其深度思考,发展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琳.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J]. 2025(2):262-264.
[2]周洁.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培养模式构建[J].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5(8).
[3]林顺.翻转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 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