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冉琪

湘西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省 416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其政工队伍在思想引领、组织协调、文化建设和服务保障中作用突出。面对社会变革与公共服务新需求,政工队伍素质直接影响治理效能。本文分析了政工工作中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提出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本领等方面提升,并通过教育培训、制度保障、考核激励和信息化支撑等措施,推动政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研究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保障。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路径研究;新时代

引言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职能定位和公共服务要求持续提高。政工队伍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水平关系到整体效能与社会形象。然而,目前仍存在理论水平不足、政治敏锐性欠缺、专业能力薄弱、创新意识不足以及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信息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也为政工工作提出新挑战,因此,提升政工队伍素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任务。

一、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代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在党建、思想教育、服务群众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与机制。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公共服务背景下,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部分政工人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易导致思维僵化、理念滞后;政工工作在一些单位中仍被视为“软任务”,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和职业发展缺乏保障,岗位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问题突出,队伍稳定性不高;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工工作对心理疏导、舆情引导、组织协调和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不断提升,但部分人员缺乏相应训练,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存在重过程、轻实效,重形式、轻创新的现象,削弱了政工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二、新时代对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的新要求

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为事业单位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首先,要求政工人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面对社会多元思想的冲击,政工人员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事业单位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求政工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本领。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人民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政工人员不仅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掌握公共管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信息化管理等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局面。再次,要求政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事业单位政工队伍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只有秉持公平、公正、诚信和奉献的职业操守,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最后,新时代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政工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推动政工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的战略路径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构建长效机制和整体推进的战略路径。首先要注重教育培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能力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进修学习和岗位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理论素养与实践本领相结合的复合型队伍。其次要健全制度保障,完善选拔任用、培养发展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政工岗位具备稳定性和吸引力。要通过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政工事业,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人才流动与优化配置。再次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既注重过程管理,又强调实际效果,鼓励政工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应通过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和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政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作用,建设政工工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数据管理,提高政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四、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的实施措施

在战略路径的指导下,政工队伍素质提升需要通过具体措施落地实施。首先,应大力开展全员化、常态化的理论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事业单位、进岗位,让理论学习成为政工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建立学习考核机制,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实效。其次,应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开设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如心理咨询、舆情引导、危机应对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增强政工人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第三,应完善政工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明确晋升标准和成长路径,提高岗位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感。第四,应推动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工工作经验交流平台,通过案例分享、实地调研和联合培训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与共同进步。第五,应重视政工人员的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职业压力,提高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的长远意义

政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是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效能。政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将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其次,它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素质的政工队伍能够更好地把握群众思想动态,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从而增强单位的价值认同感。再次,它有助于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通过加强政工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为国家公共管理体系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最后,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稳定。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其素质提升能够增强社会治理的效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既是内在需求,也是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政治素养、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本领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辅之以教育培训、制度保障、考核激励、信息化支撑和环境营造等措施,能够推动政工队伍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未来,应继续深化理论学习,拓展培训渠道,优化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化水平,营造良好环境,以实现政工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政工人员素质的提升,必将为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江钰筠,孔德维.基于联动监督的科研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模式研究——以广东省T研究所为例[J].工信财经科技,2024,(06):23-32.

[2]钟晓丹.赋能视角下的水质监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路径探索[J].广东经济,2024,(24):70-73.

[3]陈堇晓.新形势下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能力的路径研究[J].市场周刊,2024,37(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