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成本失控成因及管控对策
马志超 姚家泉
深圳市润置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3
摘要:在企业运营与项目管理中,招标采购是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但其成本失控问题频发,严重制约企业效益提升与项目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招标采购成本失控成因主要包括制度体系不完善、流程执行不规范、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及市场风险应对乏力。成本失控不仅加剧企业资金压力、延缓项目进度,还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建立市场预警机制等管控对策,旨在为企业解决招标采购成本难题提供实践参考,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全文约 200 字。
关键词:招标采购;成本失控;成因分析;管控对策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加剧,企业对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招标采购作为企业获取物资、服务的关键途径,其成本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当前,不少企业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面临成本超预算、费用虚高等失控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项目延期、质量风险等连锁反应。深入探究招标采购成本失控的根源,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对策,已成为企业优化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一、招标采购成本失控的主要成因
(一)制度体系
从制度体系来看,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导致成本管控无据可依。一方面,未明确成本核算标准与范围,招标预算编制随意性大,往往未结合市场实际价格与项目需求精准测算,出现预算与实际成本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供应商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供应商资质审核流于形式,未建立完善的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部分不良供应商通过围标、串标等手段抬高采购价格,而企业因制度漏洞难以察觉与追责。
(二)流程执行
在流程执行层面,不规范的操作流程是成本失控的重要推手。首先,采购计划制定不合理,许多企业未充分调研项目需求与市场动态,盲目启动招标采购,要么采购数量超出实际需求,造成库存积压与资金占用;要么采购时机不当,在原材料价格高峰期采购,增加成本负担。其次,招标流程衔接不畅,从招标文件编制、发布到评标、定标,各环节缺乏高效协同,存在审批延迟、流程冗余等问题。
(三)人员素养
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也对招标采购成本管控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采购人员市场敏感度低,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动态缺乏及时了解,难以精准预判市场趋势,在谈判过程中无法掌握主动权,难以争取到有利的采购价格与条款;另一方面,部分采购人员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将工作重点仅放在 “完成采购任务” 上,忽视对采购成本的把控,甚至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招标采购成本失控的负面影响
(一)企业资金周转
对企业资金周转而言,成本失控会导致采购支出远超预算,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是维持日常运营的 “血液”,若采购成本超支,会导致资金向采购环节过度倾斜,挤压生产、研发、营销等其他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得不通过借贷缓解压力,而借贷产生的利息又会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形成 “成本失控 — 资金紧张 — 借贷增负” 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企业生存与发展。
(二)项目推进方面
在项目推进方面,招标采购成本失控易引发项目延期,造成额外损失。一方面,成本超支可能导致企业削减项目其他环节的资金投入,如减少施工设备、人力等资源配置,直接降低项目推进效率;另一方面,若成本失控引发资金短缺,企业可能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导致供应商延迟供货,项目因缺乏关键物资而被迫停工。项目延期不仅会使企业错过市场机遇,如错过产品上市黄金期、工程交付期限等,还可能因违反合同约定面临客户索赔,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损失,同时损害企业信誉。
(三)市场竞争力角度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看,招标采购成本失控会削弱企业的价格优势与品牌形象。采购成本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定价的重要基础,若采购成本过高,企业为维持利润不得不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在同类产品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导致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此外,成本失控往往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流程不规范,会给外界留下 “管理能力差” 的负面印象,损害企业品牌信誉。
三、招标采购成本的管控对策
(一)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是成本管控的基础保障。首先,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招标采购成本核算制度,细化成本核算范围(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结合市场调研数据与项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确保预算精准性与合理性,从源头控制成本。其次,健全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对供应商资质、产能、信誉、价格竞争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与动态评价体系,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长期合作激励,对围标串标、提供劣质产品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并依法追责,净化供应商环境。
(二)优化采购流程
优化采购流程是提升成本管控效率的关键。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企业应建立 “需求调研 — 市场分析 — 计划编制 — 审批执行” 的采购计划流程,充分结合生产经营需求、库存水平与市场趋势,避免盲目采购与紧急采购。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原材料价格走势,在价格低谷期适量储备常用物资,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采购时间,避免因物资提前采购产生仓储费用,或因延迟采购导致项目停工。
(三)强化人员培训
强化人员培训是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的核心举措。一方面,企业应定期组织采购人员专业培训,内容涵盖市场分析、成本核算、谈判技巧、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市场敏感度。例如,通过案例教学让采购人员掌握成本分析方法,能够精准核算采购总成本;通过模拟谈判训练,提高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争取更有利的采购价格与条款。另一方面,加强采购人员廉洁教育,通过开展廉洁讲座、案例警示等活动,增强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
(四)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组建专业的市场分析团队,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动态、政策变化等市场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市场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预测,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当市场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链中断等风险信号时,及时发出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例如,与多家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框架协议,分散供应链风险;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时,与供应商协商签订价格浮动协议,约定价格调整范围与触发条件,稳定采购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招标采购成本失控是企业运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成因涉及制度、流程、人员与市场等多个层面,若不加以有效管控,将对企业资金周转、项目推进与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优化采购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等对策,企业可构建科学的招标采购成本管控体系,有效降低成本失控风险,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还需持续优化管控策略,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采购管理效率,推动招标采购环节向更规范、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企业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与发展需求调整对策。
参考文献
[1]侯青芬.浅谈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招标采购管理[J].建设监理,2023(2):41-43.
[4]吴宁.建设工程招标采购风险及管控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