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作者

沈兰

四川蓉城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610036

引言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其建设质量与施工效率直接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发挥。传统桥梁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模式,存在施工周期长、现场作业量大、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质量波动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高效、绿色、优质工程的需求。

一、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核心优势

1.1 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现浇工艺中,混凝土浇筑施工、钢筋制作等工序会带来大量粉尘、噪声和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采用装配式技术集中工厂化生产构件,材料能被充分利用,建筑垃圾量较少;现场只需吊装、灌浆等工序,扬尘和噪声污染较小,经统计,装配式桥梁施工产生的现场建筑垃圾排放较传统降低 80% 以上,噪声分贝降低 20-30dB,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特别适用于居民区、学校附近等环保型桥梁工程。

1.3 提高构件质量,保障结构耐久性

预制构件由于其采用统一模具,通过机器振捣,在室内恒温下养护,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尺寸、混凝土外观等均得到了良好的保证。如预制梁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控制在 ±2mm 范围内,较现场浇筑的保护层厚度偏差 ±5mm 有了较好的提升;由于钢筋保护层均匀性较好,避免了钢筋出现锈蚀等问题。

二、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预制梁体的应用

预制梁体是装配式桥梁使用最多的构件,常见的有预制简支梁、预制连续梁、预制 T 梁、预制箱梁等。中小跨径市政桥梁多选用预制简支梁,工厂预制后运至现场,安装在支座上再进行横向连接与桥面铺装,更大跨径桥梁可选用预制节段梁,将梁体分节段在工厂预制,在现场通过架桥机逐段吊装,采用湿接缝或干接缝技术连接成整体。预制节段梁的端面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 1mm 以内,以满足拼接精度。

2.2 预制墩柱与盖梁的应用

预制墩柱通常为圆形或矩形截面,在构件工厂制作过程中将钢筋骨架及预埋件准确固定,混凝土整体浇筑,经养生合格后运至现场,现场通过预埋螺栓或灌浆套筒与基础、墩顶通过盖梁进行安装,预制墩柱若需要对景观进行设计,可在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例如预留纹路、油漆涂装等,从而避免了后期的装饰工作。

预制盖梁通常与预制墩柱配套使用,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盖梁2.3 预制桥面系构件的应用

桥面系预制构件采用预制桥面板、预制护栏板、预制人行道板。预制桥面板多为叠合板,底板工厂预制,预留钢筋,现场铺设后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形成桥板整体受力结构,有效确保桥面的整体性的同时减少现场浇筑面积。预制防撞护栏采用标准化模具生产,外观平整、尺寸统一,安装时通过预埋钢筋与桥面板连接,再浇筑接缝混凝土。

2.4 预制基础的应用

在地质条件适宜的地区,市政桥梁可采用预制桩基础或预制沉井基础。预制桩包括预制混凝土方桩、管桩等,工厂预制后运输至现场,通过打桩机沉入地基,具有施工速度快、承载力稳定等优势。预制沉井基础适用于软土地基,工厂预制沉井节段,现场拼装后下沉,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

三、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3.1 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

材料控制:加强进场原材料的检验,进场使用的水泥、钢筋、砂石料等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耐久性指标(抗渗等级、抗冻等级)控制。材料特殊(如预应力筋、灌浆料等),需要组织专项检测,以确保材料性能控制达标。模具、钢筋骨架控制:模具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尺寸偏差要控制在允许设计范围,并定期检查模具变形状况及及时修补模具;钢筋骨架的绑扎、焊接要符合规程要求,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偏差不能超过3mm,确保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精度。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控制:混凝土浇筑要求采用分层浇筑的浇注方式,分层振捣,浇筑密实,并保证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采用蒸汽养护或覆盖洒水养护,控制好养护的温度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均匀增长,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3.2 构件运输与存放阶段的质量控制

运输方案设计:根据构件尺寸、重量制定专项运输方案,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设置专用支架固定构件,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变形;超长、超宽构件运输需办理通行许可,规划运输路线,避开狭窄路段与架空线路。安装运输及堆放管理:安装运吊具满足要求,且吊点满足设计要求;构件在装卸过程中不造成构件断裂,装卸时构件采取垫木或座架措施;运输场地地基夯实并硬化处理,构件堆放垫木和座架符合规定,避免堆放过高造成构件压曲变形现象;不同构件、不同型号的构件,分垛堆放,标记分明,禁止混用。运输过程保护:预制构件特别是预制梁、盖梁等构件棱角位置要使用保护垫,避免磕碰损伤;预制桥面板、护栏等薄板构件立放或侧放,避免平放受压弯曲;包裹预埋件、连接套筒等位置,避免杂物进入。

3.3 现场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测量放线控制:安装前实施测量放线,确定安装构件的安装位置、标高、轴线,安装临时支撑及定位设施;基础顶面、墩柱顶部等连接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杂物,确保连接面干净;吊装过程控制:根据构件的重力、形状确定合适的吊装设备及吊具,吊装前开展试吊,确认吊具受力情况;吊装过程中缓慢进行,避免构件晃荡碰撞,吊装就位时利用临时支撑固定,精准定位、调整其位置偏差及垂直度偏差。接头质量控制:灌浆套筒连接清理套筒与钢筋表面的杂物,灌浆料按配合比搅拌,灌浆饱满、密实,灌浆后及时养护;湿接缝连接凿毛接缝面,绑扎连接钢筋,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并覆盖养护;螺栓连接螺栓拧紧力矩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扭矩检测。

3.4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分项工程验收:对预制构件进场、吊装、连接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查验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资料,对构件外观、尺寸、连接质量进行现场检查。结构性能检测:对桥梁结构进行承载力检测、挠度检测、裂缝观测等,预制梁体的抗裂性、刚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对连接节点进行抽样检测,如灌浆套筒的饱满度可采用 X 射线探伤或内窥镜检查。资料归档:整理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包括构件生产记录、检验报告、安装记录、验收记录等,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为后续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结论

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环境影响、保障了工程质量,是桥梁建设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合理选择预制构件形式,严格控制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质量,可确保装配式桥梁的结构安全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李颂 , 张超 . 预制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J]. 居业 ,2024,(07):10-12.

[2] 王瑶, 徐善文, 王震东.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24,(20):47-49.

[3] 赵志钢 . 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应用探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17):231-233.

[4] 孙润生 .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应用探讨 [J]. 建设科技 ,2022,(05):124-128.DOI:10.16116/j.cnki.jskj.2022.05.033.

[5] 李清洋, 管涛, 苗子臻, 等. 预制装配式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 中英文 ),2022,51(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