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评估与改进措施研究

作者

杨亚星

612525199203281959

引言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重要纽带,承担着保障交通顺畅、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施工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施工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导致道路早期破损、使用寿命缩短,增加养护成本,还可能引发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等问题,影响市民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

1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1.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全面性原则,评估指标应涵盖城市道路施工的各个环节和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基层、面层、附属设施等,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全面反映施工质量状况。针对性原则,结合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和使用环境,选取对道路质量影响较大的关键指标,如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等,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应简洁明了,数据易于获取和量化,便于实际操作和应用。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可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1.2 主要评估指标

压实度,反映路基土体压实后的紧密程度,是保障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平整度,影响路基顶面的受力均匀性,平整度差易导致路面结构受力不均,产生早期破损。高程与中线偏差,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线形和后续结构层的施工质量,偏差过大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边坡稳定性,评估路基边坡的抗滑能力,避免因边坡失稳引发坍塌等安全事故。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是保障基层承载能力的核心指标。平整度与厚度,基层的平整度会影响面层的施工质量,厚度不足则会降低基层的承载能力。

1.3 评估方法

现场检测,通过专业检测设备对道路各结构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现场测试,如采用压实度检测仪检测路基压实度,使用平整度仪测量路面平整度等,获取第一手质量数据。外观检查,对道路表面、结构物外观进行直观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破损、渗漏等现象,记录缺陷的位置、类型和程度。资料审查,查阅施工图纸、技术交底记录、材料检验报告、施工日志、监理报告等资料,核实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工序衔接是否合理。

2 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材料因素

材料是道路施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材料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原材料性能不达标,如水泥强度等级不足、沥青针入度不符合要求、砂石料级配不合理等;材料进场检验不严格,未按规定进行取样送检,导致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材料储存不当,如水泥受潮结块、沥青高温老化等,影响材料性能。

2.2 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工艺不合理主要包括施工方法选择不当,如路基碾压未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碾压次数,路面摊铺速度不均匀等;工序衔接不顺畅,如基层未达到设计强度即进行面层施工,导致基层受力破坏;关键工序控制不严,如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碾压温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影响路面的压实度和强度。

2.3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对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人员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不熟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导致结构出现蜂窝麻面;质量意识淡薄,存在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2.4 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设备选型不当,如使用的压路机吨位不足,无法达到路基压实度要求;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如摊铺机熨平板磨损,影响路面平整度;设备操作不当,如驾驶员技术不熟练,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2.5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城市道路施工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自然环境方面,如雨天施工会影响路基和基层的压实度,高温天气会导致沥青路面温度过高,影响摊铺质量;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如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导致路基沉降;周边环境方面,如施工区域交通繁忙,会干扰施工秩序,影响施工质量。

3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改进措施

3.1 加强材料质量管控

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完善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每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如水泥、沥青、砂石料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规范材料储存管理,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设置专门的储存场地和设施,如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沥青应采用保温储罐储存,防止材料变质。加强材料使用监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使用材料,避免随意更改材料用量。

3.2 优化施工工艺与流程

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各工序的施工方法、技术参数和质量控制要点,如路基碾压应确定合适的碾压机械、碾压速度和碾压次数。强化工序质量控制,推行工序质量验收制度,前一道工序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后一道工序施工。对沥青路面摊铺、混凝土浇筑等重要工序,实施专人旁站监督制度,确保施工过程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3.3 提升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

强化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意识及安全知识等内容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安全责任意识。对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质量与绩效挂钩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重视施工质量。

加强现场管理,配足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监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4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根据施工工艺和工程规模,选择性能适宜、数量充足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修理和保养,及时更新磨损零部件,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况。规范设备使用,加大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设备使用,防止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损坏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5 应对环境因素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如雨天尽量避免路基和基层施工,高温天气应调整沥青路面的摊铺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施工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雨天施工应做好排水工作,设置防雨棚;在软土地基区域施工时,采用换填、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减少路基沉降。

结论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评估与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保障道路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能够全面掌握施工质量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材料、工艺、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从根本上提升城市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子彬 , 李晨曦 , 周铭 .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评估与改进措施研究 [J]. 中华建设 ,2025,(07):83-85.

[2] 钟国强 . 浅析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以及改进措施 [J]. 四川水泥 ,201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