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诊断评价

作者

陈博辉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 400032

【摘 要】目的:评估CT诊断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12月期间纳入80例疑似COP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测试和CT扫描检查,以临床最终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最终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76例患者为COPD患者,其中M型20例,E型34例,A型22例,CT扫描检出75例COPD患者,肺功能测试检出49例COPD患者,CT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肺功能测试(p<0.05);CT扫描对M型、E型、A型诊断的符合率高于肺功能测试(P,0.05)。结论:CT扫描在COP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性,与传统肺功能测试相比,其能够更早地发现肺部病变,有助于COPD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作为COPD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评价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流受限,且这种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OPD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且病理变化复杂,早期病变可能不明显,给诊断带来挑战[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T在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共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3年1月-12月,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41-81岁,平均(59.23±3.52)岁。

纳入标准: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临床病史记录;能够配合完成检查。

排除标准:已知患有其他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肺功能受限的疾病,如哮喘、肺结核、肺癌等;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 方法

肺功能测试:患者采取坐姿,使用肺功能检测设备(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制造,型号MSA99)进行测试,通过测量残气量、肺总量、最大呼气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评估患者健康状况。

CT扫描:检查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 层CT设备,指导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双手高举过头,在头部进入扫描仪后,指导其进行吸气并随后屏住呼吸。在吸气完成的一刹那,从肺尖部开始进行从上至下的全肺高分辨率扫描,直至肺底部;在扫描参数调整上,设定电压为120KV,螺距为0.875,扫描视野为38cmX38cm,矩阵分辨率为512X512,窗位为650 Hu,窗宽为1500 Hu,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0.5cm。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检出例数,计算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根据COPD影像学分类标准,M型表现为肺气肿程度至少为LAA 2级,且支气管壁厚度至少为1级;E型表现为肺气肿至少为LAA 2级,但无支气管壁增厚;A型指肺功能评估软件显示的LAA不超过1级,肺气肿轻微或不存在,支气管壁增厚不明显或不存在,计算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当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显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结果情况

临床最终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76例患者为COPD患者,CT扫描检出75例COPD患者,肺功能测试检出49例COPD患者,CT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7.50%(78/80)、100.00%(4/4)、97.37%(74/76),肺功能测试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61.25%(49/80)、50.00%(2/4)、61.84%(47/76),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显著(x2=32.106、6.227、29.540,p=0.000、0.026、0.000),见表1.

2.2 影像学分析结果对比

76例患者中,M型20例,E型34例,A型22例,CT扫描对M型、E型、A型诊断的符合率高于肺功能测试(P<0.05),见表2.

3讨论

COPD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率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发病率持续上升[4]。目前,肺功能测试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但该测试操作复杂、患者依从性差,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不高,容易出现漏诊、复诊情况[5]。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扫描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具有高分辨率、无创性等优点,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和功能变化[6]。其主要是通过X射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利用计算机处理扫描数据,生成肺部横断面图像,从而直观地观察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病理改变,能够动态观察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7]。本研究结果显示,在80例疑似COPD患者中,经临床最终确诊为COPD的有76例,其中M型20例,E型34例,A型22例,CT扫描成功检出75例,而肺功能测试仅检出49例,表明CT扫描在COP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显著优于肺功能测试(p<0.05),此外,CT扫描对M型、E型、A型COPD的诊断符合率也高于肺功能测试(P<0.05),说明CT扫描能够提供肺部结构的详细图像,包括肺气肿、支气管壁增厚、肺纤维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在早期COPD诊断中尤为重要。同时,其还能够直观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和范围,有助于诊断M型、E型、A型患者,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风险。

综上所述,CT扫描在COP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邢建荣. 多层螺旋CT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36-38.

[2] 葛昊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CT诊断的效果[J]. 智慧健康,2023,9(22):1-5.

[3] 郝丽娇,王新文,柴夏宁,等.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3,39(10):1583-1587.

[4] 贾铁钢,乜庆荣,邓赶飞,等. 胸部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分级诊断价值[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2):224-228.

[5] 於雄,李春莉. 螺旋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小气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2):122-126.

[6] 曾诗涵,胡良安,杨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节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22,46(21):2575-2578.

[7] 韩本健.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实施CT诊断的价值[J]. 健康女性,2023(3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