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教研员对“教会、勤练、常赛”模式的新思考
王爱华
河南鹤壁淇县学生素质教育保障中心 456750
摘要: 体教融合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作为落实这一战略的关键路径,正深刻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实践。本论文从体育教研员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思考与策略建议,旨在为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体教融合、教会、勤练、常赛、策略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体教融合应运而生,力求打破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作为体教融合在学校体育层面的具体抓手,承载着让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培养竞争意识的重任。体育教研员作为区域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引领者,有必要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一、“教会、勤练、常赛”模式内涵
“教会”是体育教学的基础,意味着体育教师要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这里的“教会”并非简单的动作示范,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运动原理、技术要点,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技能,达到熟练自如的程度,为后续的勤练与常赛奠定能力根基。“勤练”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强调学生在掌握技能后,保持一定的练习频率与强度,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常态化练习,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技能,还能提升体能、增强体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常赛”为学生学习提升驱动力,为学生提供展示技能、检验练习成果的平台。常态化的赛事参与,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比赛氛围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与价值,进一步反哺“教会”与“勤练”,形成良性循环。
二、体教融合下该模式实施现状及挑战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多项体教融合政策,大力倡导“教会、勤练、常赛”模式落地。众多学校积极响应,增加体育课时,引进专业体育人才,组建各类运动社团,初步构建起较为丰富的校园体育生态,为模式推行营造了良好政策与实践环境。一方面,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加大,围绕新的教学模式、运动项目开展多样化培训,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一定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通过校企合作、校社联动引入校外教练资源,补充校内师资短板,保障“教会”环节有较为坚实的师资支撑。从校内班级赛、年级赛,到校际联赛,再到区域乃至全国性青少年赛事,赛事层级逐渐丰富,涵盖项目日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赛机会,初步实现赛事常态化、多样化,“常赛”格局初显。
但体教融合模式并非顺利开展,体育教育理念偏差导致部分学校、教师、家长仍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束缚,过于重视文化成绩,将体育视为“副科”,对“教会、勤练、常赛”模式的重视停留在表面,导致体育课时被占用、课外练习无人督促、参赛积极性不高,阻碍模式深入推进。同时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多数集中在传统田径、球类项目,新兴运动项目引入缓慢,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兴趣需求,影响“教会”的吸引力与效果。
三、体育教研员的新思考与策略建议
推动该模式应该以强化理念为前提,组织专题研讨、学术讲座、经验交流等活动,深入解读体教融合内涵与“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价值,邀请专家、示范校分享成功案例,引导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转变观念,认识到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全方位塑造功能,从思想根源上保障模式推行。教研员深入学校调研,与各方主体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针对不同群体的困惑点精准施策,促使新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支持体育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注重创新,结合当地学生兴趣、体育资源特色,联合体育教师团队挖掘、整理、创编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引入武术、民俗体育、户外运动等多元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库,提高“教会”针对性与趣味性。推广基于学情分析的差异化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方法,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运动 APP、在线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增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勤练”动力,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以外,相关资源也应跟上,对区域内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共享平台,协调学校错峰使用场地,推动场地器材资源校际流动;同时,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捐赠、租赁等方式改善资源薄弱学校硬件条件,保障教学、训练、赛事基础资源需求。
发挥教研员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体育、教育部门与社会组织常态化沟通,牵头建立多方协同工作机制,联合策划赛事、培训师资、开展课题研究等,凝聚各方力量,为“教会、勤练、常赛”模式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体教融合下的“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带来新契机,虽在实施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体育教研员作为体育教育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与引领者,应立足全局、深入实践,从理念更新、教学优化、资源整合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协同各方力量破解难题,推动该模式落地生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体育根基,助力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迈向新高度。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不断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必将持续创新、完善,释放出更大的体育育人能量。
参考文献:
[1]赵心茹,秦宇.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管理体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03):32-34.
[2]王佩丽.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5,6(01):131-133.
本文系鹤壁市2024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小学体育课堂中以落实“教会 勤练 常赛”为导向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立项编号:2024-JKLX-218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