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的运用探究
杨晨
江苏禾田建设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伴随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设备安装工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日益受到业界重视。本文系统阐述了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的核心内容,重点探究了施工过程的关键工序管控、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以期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革新献计献策。
关键词: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运用
前言: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是衡量现代建筑综合品质的核心指标之一,该领域融汇了电气系统规划、水务设施布局、空调工程设计以及消防装备配置等多维度专业知识。科学合理的安装工艺直接牵动着建筑物的功能发挥、运营安全与能源管理效果。文章立足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系统研究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对带动整体行业技术水平跃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项目背景
某综合性建筑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商圈,建筑主体高度突破200m,总建筑面积扩展至50万m2。作为集商务办公、零售商业、酒店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群,机电工程设备构成复杂,安装难度显著。施工团队针对供电、空调、给排水、消防、通信等各类设备系统,落实专门的技术措施,细化施工工序,严控安装精度。项目整体机电设备安装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注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二、技术运用
(一)设备选型与采购
机电设备选型工作要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对各类设备进行科学筛选[1]。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的制冷量应控制在2.8-5.6kW之间,静压需要达到30Pa,风量范围为400—850m3/h。配电系统需要选用额定电压为400V的低压配电柜,断路器分断能力不低于50kA,柜体防护等级应达到IP40以上。水泵选型时,效率曲线需要处于80%最佳工况点附近,轴功率余量应控制在15%之内。采购环节需要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安装要求及质保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二)设备定位与基础处理
机电设备安装前的定位与基础处理属于关键工序,参照GB50205《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执行[2]。定位环节采用索佳CX-105全站仪,水平角度测量精度为2″,垂直角度精度控制在3″。技术人员先用水准仪测量基准点标高,标高误差应控制在±0.5mm。地脚螺栓采用Q235B材质,抗拉强度不低于400MPa。设备基础表面应做环氧树脂找平,涂层厚度5—8mm,且表面平整度偏差需要控制在2mm/m。对于重型机组,基础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强度达到设计值90%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三)设备安装与调试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需要遵循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3]。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施工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安装与调试方案。(1)大型制冷机组安装阶段,技术人员运用RTK测量系统进行精准定位,机组水平度偏差控制在0.05mm/m,机座与基础接触面积不小于85%。供回水管道安装时,立管垂直度误差控制在2mm/m以内,横管水平度偏差应低于1.5mm/m。水泵安装采用ZD型阻尼弹簧减振器,静态变形量为15—20mm,动态变形量维持在25—30mm区间。(2)设备调试阶段,冷水机组运行参数测试采用美国ASHRAE标准,蒸发器进出水温差保持在5-7℃,冷凝器进出水温差控制在4-6℃。水系统调试时,供回水压差维持在80-120kPa,定压补水装置工作压力为0.6MPa。变频器调试阶段,启动电流限制在额定值1.5倍以下,加速时间设定为15~20秒,减速时间控制在20~25秒。空调末端设备调试时,风机盘管噪声控制在42dB(A)以下,室内温度波动范围限制在±1℃之内。风管系统调试要求风口风速偏差不超过±10%,系统漏风量低于4%。消防系统调试时,消火栓静压力需要达到0.7MPa,动压力不低于0.5MPa,末端出水量大于15L/s。(3)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温度、压力、流量等多种传感器,并配备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专业工程师利用德图testo340烟气分析仪检测锅炉排放指标,NOx浓度控制在30mg/m³以下,CO含量维持在50ppm以内。配电系统调试采用福禄克Fluke435电能质量分析仪,电压谐波含量低于3%,功率因数补偿值达到0.95以上。
(四)设备验收与维护
建筑机电设备的验收与维护工作严格遵循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标准[4]。验收阶段,专业工程师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形成完整的质量评估报告。(1)制冷机组验收时,技术人员重点检查运行参数,蒸发器进出水温差应保持在5-7℃之间,冷凝器进出水温差维持在4-6℃范围内。水泵系统验收检测包括轴承温度、振动值及噪声值,其中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振动值应低于3.5mm/s,噪声控制在70dB以下。空调末端设备验收阶段,风机盘管送风量偏差需要控制在±5%以内,室内温度波动范围应限制在±1℃之内。(2)设备维护工作遵循计划性原则,施工单位制定年度维护保养方案。大型机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检修,每年进行一次深度保养。日常维护,运维人员每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水系统维护时定期清洗过滤器,补充水质软化剂,水质硬度控制在150mg/L以下。变配电设备每月检查接线端子、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3)维护记录需要详细准确,包括维护时间、检查项目、处理措施等内容。运维团队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收集整理运行数据,分析设备性能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维护计划。
三、创新实践
(一)智能化安装
首先,施工现场引入MiR250智能移载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激光雷达导航系统,定位精度达到±0.05mm,有效降低大型设备运输与定位难度。其次,安装环节采用FANUC M-2000iA机器人手臂进行管道焊接,焊缝质量检测合格率超过98%,显著减少人工焊接误差。机器人焊接头搭载红外热成像系统,实时监测焊接温度,温度控制精度维持在±2℃范围内。管道安装采用激光跟踪仪实时校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mm/m以内。然后,调试阶段应用智能检测机器人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检测机器人装配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可同步采集温度、压力、振动等数据。机器人巡检系统配备便携式光谱分析仪,检测精度达到1ppm,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智能化系统把采集数据传输至云端管理平台,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分析设备性能趋势。最后,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利用无人机搭载三维扫描仪进行竣工验收,扫描精度可达0.1mm。智能化验收系统自动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并与设计模型进行实时对比,有效识别施工偏差。
(二)绿色安装
第一,制冷系统采用R290环保制冷剂,较传统制冷剂降低碳排放量达65%,制冷系统COP值达到6.2。机房隔声采用新型纳米复合吸音板,吸音系数达到0.85,噪声衰减量超过35dB。水系统管道选用316L不锈钢,使用寿命延长至25年以上,管道保温层采用可降解发泡材料,导热系数低至0.022W/(m·K)。第二,变配电设备选用高效节能型变压器,空载损耗仅为1.8kW,负载损耗控制在12kW以内。配电箱体选用轻量化复合材料,重量较传统钢板减轻40%,且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照明系统采用新型LED光源,光效达到180lm/W,显色指数Ra95,使用寿命超过50000小时。第三,空调系统引入相变蓄能技术,蓄能材料相变温度为7℃,蓄能密度达到80kWh/m3。送风系统选用EC直流无刷电机,部分负载效率提高30%。新风系统配备除霾膜,PM2.5去除率达到98%,甲醛去除率超过90%。
(三)信息化管理
第一层面,施工单位采用Autodesk Revit MEP 2024软件构建设备安装模型,设备建模精度达到毫米级,管线碰撞检测准确率超过99%。第二层面,施工现场部署基于5G网络的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可同步采集设备安装过程数据。技术人员佩戴Microsoft HoloLens 2混合现实眼镜,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进行设备定位,空间定位精度控制在±1mm范围内。施工单位引入Bentley ProjectWise协同平台管理设计文档,设计变更响应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第三层面,项目管理团队应用BuildingSMART数据标准进行信息交换,各专业模型数据互通率达到95%。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集成了RFID设备定位、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设备安装偏差实时监测精度达到0.5mm。质量管理模块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异常识别准确率超过97%。第四层面,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了设计数据、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形成完整的项目档案体系。该平台具备人工智能分析功能,可预测设备安装关键节点,工期计划准确率达到93%。
四、项目成果
本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已完成全部设备安装并投入正常运行,取得显著成果。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首先,制冷系统运行参数表现优异,冷水机组COP值达到6.2,较设计值高出8%。系统能效比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维持在4.8以上,节能效果显著。空调末端设备噪声检测值低于40dB(A),室内温度波动控制在±0.5℃范围内,舒适度指标远超预期目标。其次,给排水系统性能较好,水泵效率曲线位于80%最佳工况点,系统压力波动低于±0.02MPa。变配电设备运行平稳,功率因数达到0.98,谐波含量控制在2%以内,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GB50054要求。第三,消防系统调试结果令人满意,消火栓系统最不利点动压力0.55MPa,高于规范要求10%。防排烟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机械排烟系统风量达到设计值105%,系统压力损失偏差仅为5%。第三方检测机构评估报告显示,本项目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位居同类工程前列,各系统运行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业主方对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评价。
结语
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关键支柱,涵盖建筑物的核心运行系统。专业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严格遵循技术规范,采用精密安装工艺,着力打造高品质的建筑机电系统。机电工程设备安装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在催生建筑行业的跨越式进步,推动整个建筑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参考文献:
[1]时广伟,王洋,兰荣盛,等.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23(19):216-218.
[2]周思来.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的运用[J].居舍, 2023(28):33-36.
[3]李玉岭.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与管理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 2024(1):187-189.
[4]辛明.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与管理运用[J].建筑与装饰, 2024(1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