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态意识在2019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作者

沈川莉

四川省名山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 2019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从教材语篇的主题与内容、语言表达形式以及练习与活动设计等方面,深入剖析生态意识的体现。研究发现教材通过自然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展现生态意识,借助及物性系统、态度资源及词汇语法运用等语言形式强化生态观念,且在练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态问题、培养生态实践能力,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提供重要支撑与启示。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态教育;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语言表达

一、引言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高中英语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方面肩负着关键作用。2019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融入了丰富的生态内容,对其生态意识体现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挖掘教材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促进生态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二、教材语篇主题与内容中的生态意识

(一)自然生态保护主题

教材中多篇阅读材料围绕自然生态保护展开。如在描述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如热带雨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通过展现这些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与脆弱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与保护欲望。像讲述热带雨林的文章中提到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非法捕猎等,许多物种面临灭绝危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紧迫性。

(二)可持续发展主题

涉及可持续发展的语篇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经济。在关于能源的单元中,探讨了传统能源的有限性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文中介绍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优势与发展前景,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等行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长远眼光与责任意识。

三、教材语言表达形式中的生态意识

(一)及物性系统的生态体现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视角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句子,会发现其不同过程类型巧妙地传递着丰富多样的生态信息,成为生态教育的重要语言载体。在动作过程中,像 “The local people plant trees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这一例句,“plant” 这一动作动词精准地表明了当地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的实践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如让学生探讨除了种树之外,还有哪些行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像修建梯田、铺设草皮等措施,并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态保护行为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关系过程的句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should be harmonious.” 则从理论层面明确阐述了人与自然应保持和谐共生的理想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辩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不同的生态场景下如何实现这种和谐关系,如在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领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且全面的生态认知。心理过程的句子 “The students feel sad when they learn about the pollution of the river.” 生动地体现了学生在面对生态破坏现象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感经历,并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对生态问题的感受和想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生态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生态情感素养。

(二)态度资源的运用

态度系统在教材中的运用对学生生态态度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积极态度资源在描述环保人士工作的语句 “The environmentalists ar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ir dedication is admirable.” 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环保人士的具体行动和品质,如他们的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等精神,并组织学生开展模仿写作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环保英雄或自己在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行动,学习运用积极的态度词汇来表达对环保行为的赞赏与支持,从而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认同并效仿这种积极的生态态度。而消极态度资源在批判破坏生态行为的句子 “Polluting the air is a harmful behavior that endangers the health of all living beings.”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空气污染危害的实际案例,如某些地区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高发率、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汇报和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破坏行为的严重后果和不可取性,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三)词汇与语法的生态特征

词汇层面,大量生态相关词汇如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ecosystem”(生态系统)、“sustainable”(可持续的)等频繁出现,丰富学生生态词汇量,加深学生对生态概念的理解。语法上,被动语态在描述生态破坏现象时起到突出受事者、强调问题严重性的作用。例如 “The forest is being destroyed by illegal logging.”(森林正在被非法砍伐所破坏),将森林置于主语位置,凸显其遭受破坏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四、教材练习与活动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一)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题目设置引导学生对生态语篇进行深度分析。如在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章后,设置问题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co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d how can we make ecotourism more sustainable?”(根据文章,生态旅游的优缺点是什么?我们如何使生态旅游更具可持续性?),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生态问题的能力。

(二)写作与口语活动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生态主题进行创作。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 “How to protect our local environment”(如何保护我们当地的环境)的文章,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阐述环保措施与建议,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与实践能力。口语活动如小组讨论 “ 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分享观点、碰撞思维,增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感。

五、结论

2019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语篇主题内容、语言表达形式以及练习活动设计等多方面充分体现了生态意识。通过自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及物性系统等语言形式以及多样化练习活动,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态知识与观念,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培养生态意识与实践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生态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材生态教育功能,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生态责任感与环保行动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为教材编写者进一步完善教材生态内容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生态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持续发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高紫娟,陈亚杰.及物性视角下外研版新标准高中英语生态话语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117-118146

[2]任永鲜.态度系统视角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材料的生态话语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23

[3]刘子涵.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外研社(2019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D].聊城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