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英语阅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作者

李亚轩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摘要  批判性思维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是思维品质的关键一环。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能力以及个人能力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逆向设计,促使教师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Internet,详细说明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整个过程以及优势。

关键词 逆向设计,批评性思维,高中英语阅读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逻辑性和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创新思维至关重要,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浅层分析、问题难度过高和脱离文本等问题。逆向教学设计从目标结果出发,以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为导向,促使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教学设计。基于英语阅读语篇,巧妙提问,能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一、逆向设计的基本内涵及其相关概念

逆向设计设计的一种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从期望的学习目标和结果出发,逆向规划课程和教学活动。完整的逆向设计包括明确预期结果、确定恰当的评价证据和设计教学两个方面。

1.明确预期结果

逆向设计教学注重预期结果,含目标、理解、问题及学生知识与技能。教师应研读课标,结合教材与学生设定目标。预期理解指学生新理解,基本问题加深思考。

2.确定评估证据

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指学生分析信息真伪,理解作者言外之意,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此过程从理解文本到评价分析,再到形成逻辑观点,层层递增。教师在评估时应考虑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特点。

3.设计教学

确定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后,应设计明确原因和方向的教学活动,服务于预期结果,吸引学生注意力,确保高度理解阅读文本并形成逻辑观点。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The Internet 为例,以逆向设计教学理论为基础,论述英语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步骤一:明确目标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评估信息的能力。逆向设计从目标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确保学生掌握互联网英语词汇和概念,培养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涉及社会、文化和个体影响等思考。同时,提升阅读技能,能阅读专业文章,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主旨、观点、论证方式和信息结构。

1.2 批判性思维目标

制定评估标准,量化学习成果评估,涵盖词汇、解答、阅读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评估包括观点分析、信息评价和个人表达,通过逻辑性、深度思考和观点辨别等维度来衡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

步骤二:确定评估方法

逆向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评估方法,旨在确保学生的学习得到全面、深入的检验。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Internet" 为例的情境下,我们将详细展开步骤二。

2.1 形成性评估

小组讨论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互联网话题,如社交媒体影响、网络隐私等,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教师可在讨论中即时反馈,引导深度思考,评估批判性思维。在线平台或实时反馈工具能让教师收集学生即时观点。

2.2 总结性评估

学生需结合课程内容,用批判性思维撰写深度、逻辑性文章,检验对互联网影响的理解。评估注重结构、逻辑性、论据及深度思考。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提供范例,确保公正,并给予及时反馈。根据结果,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进。

步骤三:设计教学活动

逆向设计的第三步是设计教学活动,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选择和设计能够实现明确目标的教学方法。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Internet" 为例的情境下,我们将详细展开步骤三。

3.1 引入活动

展示互联网使用影响的统计数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思考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作用。提问如“互联网对社交关系有何影响?”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初步认识互联网影响。

3.2 阅读活动

分发互联网专业文章,让学生标记关键信息,培养阅读技能。教师指导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分组讨论互联网方面,展示分析结果并回应提问,拓宽视野。组织辩论,培养辨别观点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步骤四:反馈和调整

逆向设计的第四步是反馈和调整,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收集学生表现的信息,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导,并确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Internet" 为例的情境下,我们将详细展开步骤四。

4.1 形成性反馈

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记录关键观点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实现。反馈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质量上,包括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论证的逻辑性以及是否能够听取并回应其他小组的观点。

4.2 总结性反馈

教师详细评价学生文章,包括结构、逻辑性、论据运用和深度思考。详细反馈助学生了解优势和改进处。个别反馈会议更全面地了解学习情况,深入讨论并提供个性化指导。

4.3 持续反馈和调整

反馈调整持续进行,保持教学灵活适应。促进良性循环,优化教学,服务学生学习。全面了解学习状况,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关乎当前质量,更利于未来改进。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获得全面深刻体验。

步骤五:评估学习成果

逆向设计的第五步是评估学习成果,这一步骤旨在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设定的学习目标,并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反思和指导。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Internet" 为例的情境下,我们将详细展开步骤五。

5.1进行评估与反馈

依据标准阅卷评分,兼顾客观主观,确保公正。项目评估综合考虑设计、论证及呈现,用标准化评分表等确保客观。提供个别反馈,明确表现,班级汇总学习成果,分析表现,激发竞争合作,促进相互学习进步。

5.2 反思与调整

评估学习成果时,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分析亮点与不足,思考策略对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及需加强处。基于评估和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如更改活动、选择资源、调整顺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彼得·法乔恩(著);李亦敏(译).2013.批判性思维;思考让你永远年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毕景刚、董玉琦、韩颖.2018.促进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证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设计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7):83-90.

高银霞.2023.例谈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创设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49-51.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姓名:李亚轩, 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