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的思考
多吉卓玛
西藏藏医药大学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通过探讨思维导图教学在《四部医典》——藏象学说研讨课程中的运用,为藏医护理学专业的藏医人体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构建路径。在对医护人员进行藏医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思维导图教学法所具有的优势,全面优化设计,实现对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将知识更加直观且形象的呈现在医护人员面前,对医护人员结构化思维的形成有着一定积极影响,进而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的征象来研究内在各个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活动、病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充分展示人体脏器与“五源”形象化的学说。它是在历代藏医世家利用藏医解剖学知识,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五源”学说的指导概括总结而成的,贯穿于藏医学的各个方面,是藏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脏腑之气及其运动,“象”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是表现于外的征象和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映象。藏是内在本质,象是外在反映,以此作为诊治疾病的依据。在《四部医典》藏象学说研讨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藏医知识体系中都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理解与记忆。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能够将对应的知识以及其中存在的关系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使得教学也能够呈现出全面性且完整性的特点,因此需要灵活运用。
一、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的重要意义
高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与效率,促使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显著提升,组织开展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保证藏医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藏医人体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焦虑以及烦躁等心理[1]。在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中,高校教师需要带领医学生全面梳理知识脉络,促使医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其中,通过对话,实现良好的启发,掌握医学生的研讨节奏,实现层层递进的归纳,保证教学取得良好成果。而在整个教学指导过程中,思维导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直接将碎片化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到了一起,构建完善的藏医学知识框架,为研讨教学以及临床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思维导图实现对整个教学内容架构、布局以及脉络的梳理,对医学生系统性思维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2]。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将知识通过生动且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医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核心、多个关键词,设计对应的图形。以五脏为例,将五脏作为核心,心、肺、脾、肝、肾为关键词,不断的延伸与拓展,分支处生理功能、体、窍、志等关系,每个分支重点讲述,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各个分支存在的联系。比如心为五脏六腑之首,脾胃工位仓廪之官,心肾相交等等,结合藏象学说的各种原理,展示中医(藏医)临床护理中的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体质调护等多个方面,保证医学生形成完善的网络知识结构,更好的将其内化到心中,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的实践策略
藏医人体学为高校医学生进行学习研讨的主要课程,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促使医学生更好的理解藏医人体学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带领医学生从中医藏象学说出发,生动且形象的讲述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3]。
(一)理论知识教学,实现对藏医基础理论的梳理
高校指导教师在实际进行藏象学说原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奠定坚实的中医藏象学说知识,并且在真正进入到工作后能够实现临床运用。在整个研讨课堂上,指导教师应当引导医学生全面梳理藏象学说知识脉络,促使学生可以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言论。在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促使藏医护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围绕着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体质调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比如心不仅包括解剖学的心脏,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通过思维导图深入剖析,心外面有一层包膜,其经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而成为表里关系,在生理功能方面,心包能通行气血,保护心脏免受伤害,因此将外感温热病中因热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谵语等神志症状称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这些症状实际上是心脏的疾病。通过知识梳理,保证医学生能够以藏医学的角度,实现由表知里的对知识产生系统认识,将来实现灵活运用[4]。
(二)深入剖析藏象学说内涵,制作思维导图
藏象学说中强调了天冷相穿的生气通天关,在藏医巨著《医学四续》不仅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互相关联、协调有序的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与外在环境息息相关,并总结出外部环境因素对体内脏腑的相应关联性,然后以五源、三大基因加以分类归类[5]。因此在研讨课堂上,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医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更好的领悟其中的内涵。比如藏象学说在讨论丈夫功能时要结合事实、气候、地土方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广泛联系。藏象理论认为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随着胃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节。如果人体的生理活动失去这种适应调节能力,那这就是一种病态。为了检验学生对藏医藏象学说内涵的掌握情况,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后,指导教师可以加以引导,鼓励医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复习与整理,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医学思维,保证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因此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个研讨课程顺利开展,保证医学生更好的内化与之掌握藏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三、结束语
根据文章叙述,在现代化背景下,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显著提升。藏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对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藏医药学人才,在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中医(藏医)藏象学说研讨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使医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内化这一部分知识,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医学生全面梳理中医(藏医)知识,降低了学习与理解难度,保证医学生更好的掌握,并且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促使整个教学指导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莉,翟建金,黄河,杨品娜,周振兴,田敬华.“互联网+思维导图+实验室情景模拟”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实验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3,30(11):1977-1980.
[2]牛冬玲,时雯婷.思维导图在《中医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中医药,2023,41(05):69-72.
[3]郑玉霞,王元.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教学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6):29-31.
[4]彭天忠,侯新聚,朱满华,林星镇,袁娟,周峰,胡思彦,万青.MDT理念下思维导图联合PBL康复教学查房在中医规培医师临床教学中应用评价[J].光明中医,2023,38(02):367-370.
[5]宇妥·元丹贡布.著 毛继祖,马世林,罗尚达,等译医学四续(汉文)[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年,31.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2022年教科院项目—“思维导图”在基础藏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ZEDTP220098)
西藏藏医药大学202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课题编号:2023YB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