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示理论下英语空间介词On和Over的射体界标路径分析
成璐瑶
重庆师范大学 401331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Langacker的意象图示和射体界标理论对英语空间介词进行语义分析。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英语空间介词on和over的原型意义和其引申意义是什么?其引申义是通过何种方式在空间域中延伸的;(2)英语空间介词on和over在隐喻意义延伸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目标域是什么,以及两者间的差异;(3)在Langacker的射体-界标-路径图示下空间介词on和over的语义如何区分?
关键词:意象图示;射体界标理论;英语空间介词on;英语空间介词over
一、引言
空间介词是指用来定义两个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或动作与位置之间关系的介词。各种空间定义、空间局部性和空间关系都可以通过许多介词来表达。一般来说,英语介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空间领域,但它通过隐喻机制(如时间领域、数量领域、情境、目标、对比、原因、方式或工具等)进入抽象领域。这有助于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Langacker最初将认知语法理论视为“空间语法”。认知和意义来源于身体经验,首先是空间经验,包括地点,维度,运动等(王寅)大部分的认知理论和语义理论都和人类的经验范畴有关,比如事件,意象图示,框架,隐喻,模式等。
二、理论阐释
在英语介词的语义范畴中,其基本的空间关系是原型范畴,其他的延伸意义是边缘义项,原型范畴和其他的边缘义项通过隐喻认知机制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认知语言学框架中语义延伸的形式模型由意义网络和含义网络组成,其中延伸意义的机制为意象图示和隐喻,由原型意义延伸而来的。(Brugman,1988;LackoffJohnson,1987;Wang,2006)意象图式是一种抽象结构;它来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世界中的活动,具有体验性。我们通常使用的图示实际上是意象图示的模拟表征,主要由射体(trajector)、界标(landmark)和路径(path)组成,分别表征主体、参照物和二者之间的动静关系。意象图示表示的是过程中的物理运动,这个过程有一个特定的射体,这个射体的方向是不确定的。界标指的是相对于射体的支撑实体和框架。射体所行径的方向叫做路径。当射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是没有路径的。此理论可以通过介词ON来进行解释。例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此例句带有介词on,本例句中射体指的是“the book”,而界标是射体的基底,即“the table”。 在这个图示中,没有由“the book”所引发的动作,因为“the book”是静态的。因此本句话没有路径。此图可揭示意向图示,其中射体、界标和路径是给予介词ON和OVER的空间意义进行分析的重要参数。
三、射体-界标-路径理论下空间介词ON和OVER的意象图示分析
(一)基于射体-界标-路径理论的空间介词ON和OVER的原型意象图示分析
(1)介词ON的原型意象图示分析
Figure 4.1 Prototypical Schema of Preposition ON
如所示,有一个射体与一个特定表面相连并受该表面的支撑。这是“ON”图式中的典型例子。此外在这个图式中,射体是静止的。因此路径为零。
(2)介词OVER的原型意象图示分
Figure 4.2 Prototypical Schema of Preposition OVER
作为介词OVER的基本图式,它在具体实例中(如“the plane is flying over the bridge”,其中射体是“the plane”,界标是“the bridge”)更清晰。这是从原型语义项衍生出的静态版本,与Brugman的“across-above”中心图式相吻合。
四、空间介词ON和OVER在其他语义域中的隐喻分析
空间介词ON的延伸意义分别存在于时间域、社会域、方式域以及其他意义域。时间域指的是介词ON和OVER相关的时间参照域。例句如下:
(1)I began to occupy my house on the 4th of July as soon as it was boarded and roofed...
(2)In the woods, that is, began to spend my nights as well as days there, which, by accident, was on Independence Day, or the fourth of July, 1845, my house was not finished for winter.
(3)...home politics was his reform of the postal system; but his fame as a statesman rests chiefly on April 17th 1790.
在以上三个例句中,介词on接在某一天或具体的日期之后。介词on对应的是具体的时间域,此时间域是静态的。在例句(1)和(3)中,介词“on”用来表示特定的某一天。在例句(2)中,介词on后接了具体的节日。因此,介词on的时间域在空间中是呈线性特点。这是对原型意义的特殊延伸,其中界标通常是一个三维实体,射体位于其内部,ON用来表示一种交通方式,意思是“通过某物;使用某物”,就像在句子“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中一样。
(1) And well, I start now on foot, and get there before night.
(2) At rumor of his arrival all the Mill-dam sports man were on the alert, in gigs and on foot, two by two and three by three, with patent rifles and conical balls and spy glasses.
介词OVER除了空间域外还有其它意义域。例如时间域、社会域、方式域以及数量域等。时间域指的是介词ON和OVER相关的时间参照域。相对而言,在时间领域中的介词OVER是涉及所有其他领域的最常见情况之一。虽然它在一些之前的研究中被归为非特定领域,但在这里我们将其视为线性领域。以下列出了几个包含“OVER”含义的实例:
a. The remaining exposed to the sun, over that summer and the next winter and was not quite melted till September, 1848.
b. Sometimes a rembler in the wood was attracted by the sound of my axe, and we chatted pleasantly over the chips which I had made.
当在时间领域处理时,介词OVER表示时间的持续期。如句子(1)所示,它指的是“that summer”的这段时间。在句子(2)中,时间用“the chips”这个词来表示,意味着吃薯片的那段时间。在方式领域,它可以看作是“across”的另一种扩展意义。当“over”在完成某些过程时表示“使用某物/通过某物/以便跨越某物”的含义,而不是基本原型意义时,介词OVER的意义被扩展为“通过...”的含义。
六、总结
本文展示了介词ON和OVER的图式,为理解这两个词之间的理论相似性和差异性奠定了基础。然而,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首先,本文主要基于意象图式进行分析,但收集的经验图式数据并不充分。其次,在处理语料收集和分析时,由于ON和OVER的不同词性功能用法,一些ON和OVER的用例没有被包含在总数据中。
参考文献
[1] Brugman, C. Story of Over. MA the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2] Lakoff, G. 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 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on Image Schem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0(1)39-74.
[3] Langacke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 [5]胡丹.(2011).“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指导意义——以介词“in”的多义性为例. 教学与管理(18),101-102.
[6]李福印.(2007).意象图式理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01),80-85.
[7]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 [J]. 上海:外语教研社,2003
[8]明宏."方位介词on意义拓展的理据性研究." 外语学刊 .04(2015):87-91.
[9]唐玮 & 林正军.(2020).意象图式观在英语空间介词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02),28-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