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作者

程一兵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230000

作者姓名:程一兵,出生日期:1988.10,单位名称: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民族:汉,籍贯:皖,单位邮编:230000,目前职称:中级,学历:本科,专业:  园林。

摘要: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园林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管理与维护方式的革新。本文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智能灌溉、环境监测和无人机管理等具体案例,分析了其在提升园林工程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当前技术应用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展望了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广阔前景,认为其将为未来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城市园林;智能灌溉;环境监测;无人机管理

引言

城市园林工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园林管理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如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园林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智能系统对园林工程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实现了科学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探讨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当前智能技术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实际效果,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1)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

智能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设备,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等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灌溉水量,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短缺的城市,智能灌溉能有效节水,并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例如,通过布设在园林中的湿度传感器,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自动开启或关闭灌溉设备,既保障植物生长,又节省了水资源。该技术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园林灌溉的精准度,还显著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2)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为园林的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利用温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园林环境状况,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应对措施。在空气污染或气候变化对园林植物产生影响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例如,当监测到空气湿度过低或气温骤降时,系统可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防护措施,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园林管理的科学性,也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无人机在园林巡查与维护中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在园林工程巡查和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无人机可以覆盖大面积园林区域,通过实时航拍监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病害、损坏等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此外,无人机还可用于园林的日常监测,减少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例如,利用无人机拍摄的数据,管理人员可以轻松获取整个园林区域的全景图,并通过图像分析判断植物健康状况,避免了盲目巡查。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巡查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得园林维护更加便捷高效。

二、智能化技术在园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资源的优化配置

智能化技术在资源优化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能够精确计算出园林的水资源、肥料等需求量,实现资源的精准投放。例如,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物的不同需水需求,自动分配灌溉时间和频率,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为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建设提供了支持。

(2)植物生长数据的动态管理

智能化系统能够收集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数据,为长期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者可以预判植物的生长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例如,系统会根据季节变化调节灌溉量、施肥量,确保植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数据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园林维护的精准性,避免了传统管理方式中的经验误差,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3)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智能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为生态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通过智能化系统控制水、肥等资源的使用,避免了过度开发和使用。同时,智能监测系统还能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并快速采取应对措施。这种可持续性管理模式,不仅维护了园林的生态环境,还减轻了城市的资源消耗压力,有助于实现城市园林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1)人工智能在园林管理中的深化应用

未来,人工智能在园林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AI算法可以分析园林中的监测数据,预测植物病虫害和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人工智能还能辅助优化灌溉、施肥方案,使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这一技术的成熟将推动园林管理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防护转变,提高园林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5G网络支持下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园林管理中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将更加便捷。通过高速的5G网络,园林中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传输数据至控制中心,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异地进行远程操作。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园林的环境状况,随时调整灌溉或喷洒肥料。这种远程管理方式将极大提高园林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3)多功能无人机的创新应用

未来,无人机技术将在园林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常规的巡查功能,多功能无人机还可以完成精细化作业,例如精准施肥、喷药等任务。利用智能无人机完成这些操作,能够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此外,随着无人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将在园林工程中实现全自动巡查与维护,减少人为干预,实现园林工程的无人化管理。

四、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智能灌溉和环境监测系统不仅提升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还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灌溉和施肥频率,使资源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智能灌溉技术实现了精准的水量控制,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确保植物的生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该系统在降低水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管理。无人机巡查技术应用于园林巡查中显著提升了效率,为管理者提供了直观的监控手段。无人机覆盖广泛的园林区域,通过拍摄和实时监控迅速发现植物病害或破坏情况,使问题能够及时处理。这一技术减少了人工巡查的频次和劳动强度,在保障植物健康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时间。无人机采集的数据还可存档,便于后续分析,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精准度。

五、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提升了园林管理的科学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从智能灌溉、环境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方面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园林管理将更加成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将逐渐成为城市园林工程管理的核心手段,推动园林工程向高效、智能和生态化方向发展,满足现代城市对绿色生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秋英.园林工程种植技术景观效果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9):226-228.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429074.

[2]严圣承.园林工程绿化种植及养护施工研究[J].居舍,2024,(29):133-135+138.

[3]董辉.机电安装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08):58-60.

[4]魏洪刚.LIM技术在沂源青少年教育基地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4.DOI:10.27273/d.cnki.gsajc.2024.000635.

[5]杨玲玲.现代化与信息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