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支撑研究
温慧燕
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会 529000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把“科技引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的引擎,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革新发源地,本文根据江门市的实际,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促进科技研究、开发、转化和应用为目的,为创新科技成果运用方式、增强生产效益提供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动力。建设一个高层次的科技服务平台,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与属性,减少成果转化成本,加快转化速度。
一、构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平台的重要性
(一)践行创新引领理念
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增长动力有所弱化,开发新的经济要素成为当急之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要综合显现科技因素革新的先导作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与采用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创新因素如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等的有机结合和协调,是实现转化效益的关键之举。平台可以将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流程上,为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技术转移的媒介,在科技评价、智慧财产、企业培育、资金筹措等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供求信息流通不足、价值评价困难、科创要素错配、转换时间长、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
(三)增强区域创新潜能
搭建科技应用支撑框架,推动相关研发结果及时得以应用,能够让地方经济在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汇聚上显现优势,联合参与各方,推进产学研等各个层次的配合,激励地区革新动能,加强区域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在解决目前技术转化中面临的各项难题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二、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途径
(一)调度科研转化要素,拓宽资金来源
科技研究开发部门要完善本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加强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机构的建设,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效果列入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有序化。
授权科研单位对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处置,并对成果的使用、转让、许可或作价出资做出决定。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成果享有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研究制定职务发明专利授权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决策和收益配置方案,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考量,选取适宜的职务科技成果,赋予其对完成人(团队)的权利或长期使用权,并与成果负责人(团队)进行联合持有。
在征得工作单位同意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离岗创业、在岗创业、参与兼职工作等形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法给予补偿和奖励。
(二)基于激励政策落实,激活科技成果转化要素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专业技术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并逐渐引进市场机制,使其真正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成果转化的分析、估值和交易平台,指导对第三方评估趋向标准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专业评估组织的职称激励效应,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评估体系,研究人员和技术转让专业人士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可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
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其收益(即扣除直接交易成本,税金以及技术合同的实际交易额)设定为净利润的60%,或将科技成果折算成股权,按照出资60%以上给予奖励;如果可以将技术成果转化给本市登记的企业或其它机构,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完成转化,则可以将该比例提高到70%。科技成果转化净额由单位留存,可以提取出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奖励资金,并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建设开支。
借由科技要素的研发、转让、授权、咨询以及服务,增强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动能,其中,职务技术成果转让收益,对职务科技成果的完成和转化作出贡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报酬。有关费用计入年度绩效薪金总额,但不设总额限额,也不列入总额基数。
(三)健全服务机制,构建成果转化生态
支持重点企业、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与上下游研发、经营主体形成通力协作,围绕着行业创新的需要,构建行业技术创新系统,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解决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促进重要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引领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发展。支持联盟各成员单位承担重点领域的科研课题,并将资源整合起来,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建立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校园区在内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强化孵化业务评估,鼓励更多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引入创新创业活动,将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成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扩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深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工作。
支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科技特派员”等系列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供求关系的准确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交换,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鼓励江门参加重大的国际成果交易会,引导国内外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和转化,支持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技术成果交换与交流。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并通过省级科技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注册确认。对每年总金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技术成果提供(技术输出方)单位,提供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支持;对每年总金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卖方(技术输出方),可申请“揭榜挂帅”制度下的重点核心技术研究课题。
支持省内外的各类创新组织,如高等院校围绕工业、乡村发展的需要,派出一批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园区、乡村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协助解决各种技术问题。鼓励科技特派员与所在单位联合申报市级项目,共同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
(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容错与纠错机制建设
建立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容错与纠错机制,细化和落实有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规定,并对其适用条件、认定程序、结果运用等作出具体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履行相关义务、未获得非法收益,并作出了适当的决策和实施程序,那么就不需要对技术要素未来的价值变动承担责任。
(五)加大示范宣传力度
应加强与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对创新模式、重大项目、各参与组织或人员的引导,及时总结和归纳可借鉴的经验模型。充分发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的引领作用,使全社会都能关注、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对于推动以创新要素引领发展、培育新的动力,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平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建立一个目标清晰、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程爱卿.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全面转化[J].科技资讯,2022,20(13):97-100.
[2]李士晓,李世杰.打造科技资源孵化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以新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2,30(04):45-47.
[3]邢战雷,吴月佳,孙艳蕾.基于路径演化视角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变迁及对策分析[J].创新科技,2021,21(08):25-34.
[4]樊瑶,周章金.基于区域视角的西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3):135-140.
姓名:温慧燕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江门
现有职称:科技情报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