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探究

作者

李晓霞

靖远县第一幼儿园 甘肃 白银 730600

摘要:传统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孩子们的聪慧与灵巧在剪纸活动中得以展现,彰显着他们的心灵手巧。剪纸不仅可以为幼儿园的教学增添色彩,更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极佳途径。通过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教学活动,幼师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创新和审美能力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将剪纸列为班级的特色项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策略研究

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其既能满足幼儿的艺术创造需求,又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剪纸内容宜选择简单、具有代表性的图案,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并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教师应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培养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审美情感和创造意识。

一、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幼儿剪纸艺术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丰富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内容,为幼儿的美育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艺术创造力,通过剪、折、贴等动作,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展。其次,剪纸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通过这种反复精细的手工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致的品质。此外,剪纸艺术还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最后,剪纸艺术是一种传统文化遗产,通过开展剪纸艺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激情诱趣,情境导入

在孩子们初次接触剪纸活动时,因为他们年纪小、精细动作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因此对这项活动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幼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些具体场景,让情境贯穿整个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在小班剪纸活动中,幼师以孩子们最熟悉的梳头发场景为例,引导他们调动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借助情境化的引导,成功唤起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对剪纸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剪纸技能的过程中,幼师运用了情境化的语言引导,例如,幼师鼓励孩子们在剪纸时“让纸宝宝的头碰到脚,再给它剪个大嘴巴”,或者“两扇大门关得紧紧的,轻轻往下剪,把门开开喽”等。又比如,有一次我们在剪纸活动中模拟了制作动物的情境,通过“剪纸成为动物的朋友”这个主题,让孩子们在剪纸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意。一位孩子大胆地剪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另一位则动手剪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这些小朋友们通过活动不仅培养了剪纸技能,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情境引导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趣中长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能力。综上所述,幼师设置了一些富有童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节日等,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逐渐找到了剪纸活动中的乐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启发感受,欣赏先行

孩子参与剪纸活动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俗文化,通过参与剪纸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制作作品的同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的欣赏和感受,意味着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感受到美的力量。

在选择特色剪纸活动的素材时,幼师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审美需求和认知水平,选择那些富有童趣和生活化的题材。比如动物、植物、节日和民间传说等,这些素材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许多古老的门饰、春联和窗花都融入了剪纸艺术,蕴藏着有趣的历史故事。当引导幼儿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会教导他们注重观察,专注作品中的细节,并适时地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剪纸艺术,并感受其中的美妙。

(三)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在剪纸活动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能够熟练地剪纸”。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剪纸的难度并不大,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突出。然而随着技能要求的提高,这个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通常,幼师会采用示范的方式,教给幼儿剪纸的步骤,也会让他们分组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然而,这种教学方式有时显得过于枯燥,而且无法根本解决孩子们的剪纸技能问题。

只有通过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去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剪纸技巧。因此,在剪纸特色活动中,幼师需逐步引导,以帮助孩子们掌握独立剪纸的方法和规律。在每次活动之前,幼师都会展示示范例子,引导孩子们自由讨论和分析。他们需要思考具体的对折和剪纸过程,以及剪和挖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在某次班级剪纸活动“百变小兔”中,幼师首先引导孩子们观察示范例子,并思考对折的方法,然后观察对折后应该画什么图案以及如何进行剪纸。幼师提出了问题,例如“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应该先画什么?然后再画什么?”,“在哪个地方应该画?”,“剪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等,以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结语:在剪纸艺术活动中,幼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指导和辅导角色,需要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并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仅尊重幼儿的个性,还能够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幼师的引导与激励至关重要。在活动中,幼师可以结合实际示范,引导幼儿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图案和颜色,培养其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幼师还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霞. 小班幼儿剪纸活动中指导策略的探究[J]. 教育,2019(24):56.

[2] 马桂珍. 如何让剪纸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