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赵千龙 康春博 黄月 王晟宇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 本溪 117004
摘要: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技术开始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为各个行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网络信息的泄漏和被破坏,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避免给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因素及措施
1影响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因素问题
1.1网民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到位,安全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海量网络数据的涌现和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问题的加剧,其中包括网络诈骗行为。很多网络用户没有正确理解网络安全,安全防护意识不足,随意暴露自身信息,进而增加了信息泄露和被诈骗的风险。
1.2大部分设备都不具备安全保护功能
物联网系统中的设备种类繁多,且大多数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进行非法入侵和数据窃取。每一个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而黑客往往利用这些缺陷攻击网络系统。
1.3病毒和恶意软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增大
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也在增大。它们往往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的文件或者恶意的网站链接传播,一旦感染,可能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1.4黑客使用扫描器与漏洞扫描器来侦测网络的弱点与漏洞
黑客可以进行网络侦察和信息收集,以获取目标网络的详细信息。黑客可能使用扫描工具和漏洞扫描器来探测网络中的弱点和漏洞,一旦发现漏洞,黑客会发动攻击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
2制定物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1全面推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计划
企业可以实施全员网络安全素养提升计划,通过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活动,灌输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增强员工识别和抵御网络威胁的能力;企业要构建严谨的制度体系,制定详尽的网络安全政策和操作指南,确保每个员工都能遵循明确的规程,执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企业要强化密码策略,强制执行复杂的密码规则,并设立定期更换的制度,杜绝使用易被破解的密码模式。
2.2发展创新轻量级数据安全和保密技术
物联网系统中产生和流通大量敏感用户隐私数据以及工业商业关键信息,保证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是基本设计要求。与传统信息系统不同,物联网数据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因此,需要开发创新型的轻量级数据安全与隐私技术。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格式保留加密和基于属性的加密等技术,使加密操作仅针对数据的关键特征,压缩明文数据量的80%,降低计算和存储开销,同时通过密文查询实现不同粒度的数据访问控制。
2.3合理使用网络监控技术
网络监控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以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监控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问题愈发猖獗。传统的网络防御手段对于新型网络威胁的迅速应对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网络监控技术应运而生。网络监控技术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网络攻击、恶意代码传播、网络犯罪行为等危害,给网络管理员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安全保障。
2.4合理使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常常面临着来自网络病毒和入侵者的各种威胁。防火墙可过滤未经授权的IP请求,阻止外部威胁进入内部网络,保护网络资源和数据安全。同时,管理员可设置网络过滤器,禁止非法或危险网站或应用程序,进一步增强系统安全性。此外,网络拦截管理可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内容,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和异常行为。用户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确保仅授权用户能访问敏感信息,提高系统保密性。管理员可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不同访问级别,实现精细化管理。
首先,应用级防火墙作为一种高级安全技术,直接部署在网络服务器中。其核心任务是对传入的数据流进行深度扫描和分析,以识别潜在威胁,如恶意代码或攻击尝试,并迅速采取措施来拦截或隔离这些威胁。这种方法类似于网络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网络的安全和完整性。
其次,包过滤防火墙主要通过筛选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来降低风险。其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包进入网络,从而减少网络风险因素存在。尽管这两种防火墙技术在操作方式上存在差异,但二者都构建了坚实的安全屏障,以确保网络环境不受潜在威胁的危害。
2.5合理运用入侵检测技术
首先,检测网络攻击: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精准地检测出各种攻击行为,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恶意软件传播等。这种检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攻击,还能够提供宝贵的预警信息,为安全团队争取应对攻击的时间和机会。
其次,检测系统漏洞:IDS通过扫描和分析系统的各种组件和应用程序,可以发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存在的漏洞。一旦发现漏洞,IDS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安全团队及时采取修复措施,避免被黑客利用。
再次,监测网络流量:IDS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出异常流量和数据包。例如,如果发现某个IP地址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传输或发送了异常的数据包,IDS会迅速发出警报,提醒管理员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潜在的攻击或数据泄露。
最后,安全审计:IDS可以作为安全审计工具,对系统和网络活动进行跟踪和监控。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IDS能够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同时,IDS还能够生成详细的报告和警报,为安全团队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2.6完善漏洞修复工作
漏洞扫描作为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安全评估工具和服务,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这些工具能够扫描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安全隐患。漏洞管理和修复是重要环节。一旦发现漏洞,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漏洞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跟踪和管理漏洞修复的过程。通过对漏洞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合理安排修复工作,确保最重要的漏洞得到及时解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攻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当今网络环境中,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个人与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必须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持续的分析,不断地对安全状况进行感知,对各种管理责任进行有效的执行,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在成本与效益、安全性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1]郭江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01):61-63.
[2]刘东慧.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34.
[3]胡斌.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