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培养研究

作者

李文丽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培养,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现状与问题,系统探讨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培养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切实推动中职学生形成正确且稳固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价值观培养

一、引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具备扎实专业技能与良好道德素养劳动者的重任。在中职教育的整体架构中,德育教育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而价值观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内容,对于塑造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中职德育教育中价值观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在当前的中职教育环境中,部分院校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精湛的专业技能,就能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立足。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导致对德育教育中价值观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德育课程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且课时安排往往被专业课程挤压,使得价值观教育难以得到充分的时间保障。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单向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价值观相关的理论知识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有效激发。

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时,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阐述诚实守信的概念和重要性,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无法将所学的价值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对价值观内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文字上,难以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价值观教育变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与现实脱节

一方面,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内容有时未能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特点和需求。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困惑和挑战,但现有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往往没有针对性地回应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缺乏实用性。

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也未能及时跟上社会现实的快速变化。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思潮多元复杂,新的社会问题和价值冲突不断涌现,但德育教育却未能及时将这些现实因素纳入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冲突时,由于缺乏与实际的联系,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应对,从而陷入迷茫和困惑。

三、中职德育教育中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犹如一盏明灯,为中职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当学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勤奋、进取、乐观等,他们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能够依据正确的价值观做出理性、明智的决策,避免陷入错误的选择而迷失方向。同时,良好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有可能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中职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和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当大量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例如,在服务行业中,员工具备热情、周到、诚信的价值观,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契合职业教育目标

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学生既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价值观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与职业教育的这一目标高度契合。通过价值观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中职德育教育中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学校重视程度

中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价值观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中。学校领导要亲自挂帅,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价值观培养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增加德育课程的比重,确保价值观教育有充足的课时保障。例如,可以将德育课程的课时比例提高到总课时的 15% - 20%。同时,要优化德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使其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强化价值观培养的关键。

(二)创新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是价值观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义工、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践行价值观,增强对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例如,在社区义工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在环保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还可以开展模拟职业场景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和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

(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校园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行为规范中。例如,通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鼓励学生遵守校园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环境,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素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设立 “班级文明之星”“纪律之星” 等评选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如教育孩子尊重长辈、承担家务、培养家庭责任感等。通过家校联动,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五、结语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观培养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面临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脱节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但通过强化学校重视程度、创新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完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德育教育中价值观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中职院校应持续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对中职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断探索和创新价值观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正确价值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职英语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探析[J]. 赵娜.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5)

[2]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J]. 宫克思.新智慧,2018(25)

[3] 中职英语教师教育素养构建初探[J]. 张海涛.新课程(中旬),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