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优化研究

作者

贺蕴绮

吉林省图书馆 1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必须不断优化阅读服务,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优化阅读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此,本文从“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设施”“加强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出发,对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优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公众的阅读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深入化。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往往难以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比如许多读者对电子图书、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一些公共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公共图书馆迫切需要优化阅读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优化阅读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知识普及、教育提升、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优化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一、优化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的优化可以减少读者等待时间,提升服务效率,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增强其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入自助借还设备、完善在线借阅系统等措施,减少读者借阅图书时的等待时间,提高借阅效率,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读者的咨询和投诉能够及时处理和反馈,增强读者的满意度。此外,建立图书馆服务平台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方便读者进行图书检索、预约、续借等操作,提高服务效率。

比如图书馆可以成立线上服务团队,创建多个微信阅读推广品牌栏目,推荐优质文化资源,并整合馆藏数字资源,创建“市民学习中心”资源平台,方便读者访问和利用。图书馆还可以开通线上办公通道,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读者证,推广“云阅读”“云泡馆”等线上服务。这样可以吸引大量读者的广泛参与,提高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覆盖面,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地享受读书、学习和科研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或者,图书馆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如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器等,提升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二、完善服务设施

图书馆既要增加硬件设施,如增设阅览座位、电脑设备、自助借还设备等,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又要完善软件设施,如提升馆员素质、完善管理系统等,从多方面提高服务设施水平,同时建立统一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方便读者进行图书检索、预约、续借等操作。只有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才能够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且随着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公共图书馆还需要完善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例如,为儿童提供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儿童图书,为老年人提供大字版图书和辅助阅读设备等。这样完善的服务设施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到图书馆,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具体地,儿童绘本馆可以布置得温馨而富有童趣,以彩色的书架、柔软的坐垫和各式各样的绘本构成孩子们的小小乐园,家长可以陪同孩子阅读绘本或借阅书籍。馆内还可配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书籍杀菌机、智能咨询导航机器人等设备,为读者构建一个智能、便捷的阅读空间。图书馆中午可以开放“读者就餐室”,这里干净整洁,洗手池、智能净化饮水机、微波炉等厨卫用具一应俱全,就餐环境温馨舒适。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管理系统和自助设备,可以大幅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和耗时。图书馆可以开发网络化、智能化与互动型的电子图书资源平台,提供图书信息的优质检索服务,满足读者电子图书搜索与阅览需求,同时积极推广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等数字化阅读资源,通过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方式,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比如图书馆可以构建“总中心馆—总馆—分馆—自助图书馆—流通服务站”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精准配送资源,广泛开展服务调研和效能分析,根据辐射人群需求精准配送文献资源、活动资源,并立足分馆特色打造服务品牌。图书馆还可以推进馆校合作,实施“青苗计划——阅读,一个都不能少”项目,与多所学校合作,为未成年人的阅读和成长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提质改造全媒体体验室和专题阅览室,借助服务场景和智能技术,实现互动式、智慧化服务。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服务流程、服务设施、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公共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冰.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建设[N]. 中国文化报, 2022-12-20 (003).

[2]江锦才. 公共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创新建设研究 [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 42 (12):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