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梁红玉

宽城满族自治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承德 067600

摘要: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绿化种植技术,提高绿化苗木的成活率,降低维护成本,顺利完成景观设计目标。基于此,文中以园林景观施工为着眼点,探讨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做好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并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园林景观日益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打造美丽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之一,绿化种植施工技术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绿化种植工作,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使它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还有效降低了后期养护所需费用。因此,有必要做好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工作。

1.园林景观的选址规划

综合考量地形、土壤、水源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也不能忽略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才能确保所选地点既适合植物生长,又能完美融入整体景观设计中。面对不同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策略[1]。在土壤贫瘠地区,通过改良土壤或者选择耐贫瘠植物,可以让绿意盎然成为可能。而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引入节水型植物或者高效灌溉系统无疑是明智之举。同时,要时刻谨记不要破坏已有生态系统,尽可能保留本地植物群落,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对于地形复杂区域,应巧妙利用自然坡度和高度差,通过合理布局实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而在处理土壤问题时,不仅要关注肥力,还需检测酸碱度,采取相应改良措施。

2.依据景观需求选择与配置苗木

根据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优先选用那些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且抗病虫害能力突出的本地树种。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挑选一些耐寒性能良好的品种,而在南方湿润地区,则可选用一些耐湿生长的树种。这不仅确保了植被能在不同季节正常生长,还能大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在高大的乔木间隙中,加入色彩鲜艳的灌木和花卉,不仅让整个景观层次分明,还增添了视觉上的冲击力。高低错落有致的配置,不仅丰富了景观层次,更赋予了园林独特的魅力。对于一些特殊功能区,如防风固沙区或防洪护岸区,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具有特定功能性的植物。栽种根系发达且能够牢固土壤的植物,如芦苇和香蒲等,有效增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

植物配置需严格按照具体的绿化种植设计图纸、定位放线和绿化部门的技术规范进行,可依据具体的种植形式来确定定位放线的方式,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法和按照自然式配置树木方式,对在自然地形上的树木进行定点放线 。

3.合理控制苗木种植密度

根据不同树种对光照、水分、养分等资源的需求,应科学设定合适的株行距。这不仅能避免苗木过密或过稀,还能利用土地资源。例如,对那些喜欢阳光充足环境的树种,需要保持较大间距,这样每棵树都能沐浴在阳光下。而对于那些耐阴性较强的树种,则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使其在有限空间内健康成长[2]。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栽培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坡地上,水平条带栽培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而在城市街道两侧,行列式栽培不仅整齐美观,还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策略,可以确保绿化工程既美观又环保,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4.选择苗木的种植时间

在选择苗木的种植时间时,春秋两季通常被认为是最佳时机。这两个季节气候宜人,降水丰沛,为根系恢复和新根萌发创造了理想条件。因为日夜温差较小,这段时间有助于植物顺利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然而,高温干旱的夏季和寒冷刺骨的冬季并不适合大规模移植。夏天由于酷暑使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新移栽的苗木难以摄取足够的水分,从而容易枯萎。而在冬天,极端低温会冻伤嫩芽和根系,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作业时间。例如,为减少水分蒸发,应避免在正午高温时进行移栽,这能显著提高苗木存活概率。同样,大风或暴雨天气也不宜进行移栽,否则强风和大雨可能对新种下的苗木造成损害。

5.园林苗木栽培技术要点

5.1挖坑规格

当准备种植不同类型的树木时,首先需要考虑它们各自独特的根系特征,从而确定合适的挖坑尺寸。通常情况下,挖掘一个深度约为根系长度1.5倍左右的大坑,而宽度则应该是树干直径(胸径)的2至3倍。为了保证小树苗能够健康成长,还需确保坑底平整且没有积水。

5.2基肥施用

在将表层土回填之前,一定要先施入彻底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这一步骤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养分,更是为了保证幼苗能够在营养丰富且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选择堆肥或者经过完全发酵处理过的鸡粪,这类有机肥料快速被植物吸收,为其生长提供持续动力。长期使用高效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还能逐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地力。因此,每个季节轮作时,都建议坚持使用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这样才能确保土地保持长期生产力,同时减少化学肥料带来的环境负担[3]。

5.3浇水定根

栽植后立即充分浇水,让土壤彻底湿润,这样才能稳固根系。而接下来的十天内,你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以帮助根系迅速恢复并稳定下来。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土壤湿度是个好习惯,避免因缺水导致幼苗成活率下降。

5.4支撑固定

对于那些高大而纤细的小树苗,要及时设置支柱进行支撑。这不仅能防止大风吹摇带来的损伤,还能显著提高成活率。你可以选择竹竿或木棍作为支柱,用柔软绳索将幼树牢固地绑在支柱上,但千万注意不要绑得太紧,以免伤害到树干。

6.园林景观后期养护管理

6.1浇水施肥

在不同季节与天气条件下,应及时调整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壤湿润。例如,春夏时节需要更多次地浇水,而进入秋冬后则可以适当减少。此外,科学施肥同样关键,为了增强苗木的抗逆能力,应精心挑选合适种类及用量的肥料,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不良环境带来的挑战。

6.2病虫害防治

为确保树体健康,需要定期检查,特别是在病虫害高发期间,这项工作尤为重要。一旦发现叶片变色或出现虫洞等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选择喷洒对环境友好的农药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同时,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部位要及时修复,以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影响其他健康植株。

6.3松土除草

定期松土,不仅让土地变得更为疏松,也让植物根系呼吸更加畅快。而清理掉那些恼人的杂草,更是为了让幼苗专心汲取养分与水分。选择在雨后或者浇水后的时机进行松土,是最明智不过的,这样既能保持湿润,又避免了对苗木根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4修剪更新

每到春秋两季,正是给植物“美容”的好时候。将那些老旧、虚弱的枝条修剪掉,不仅能够激发新芽萌发,还能让整个植物焕发生命力。在修剪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保留主干结构,不能贪图一时之快而过度修剪。同时,那些影响美观或者阻碍生长的枯死枝条,也应该顺手处理掉,让植物更加健康美丽。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大幅提升园林景观工程中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并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不仅实现了既定设计目标,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收获。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翁艳云.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4,(01):73-75.

[2]贺君燕.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3,(02):108-110.

[3]陈康河.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技术及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1,(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