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

作者

亢婷婷

152632199112245408

摘要:本文围绕土木工程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开篇明晰结构加固概念与意义,剖析土木工程常见结构问题,涵盖承载能力不足、变形裂缝等,详细介绍传统如增大截面、外包钢加固法及新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应力加固等结构加固技术,同时深入探究地基问题分类成因,包括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等特性及危害,阐述常用地基加固工艺,如强夯法、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等。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加固;地基加固;新型加固技术

引言

在土木工程领域,随着建筑使用年限增长、功能需求变更以及自然灾害侵袭等因素影响,结构与地基的稳固性面临诸多挑战。结构加固不仅关系到建筑物能否正常使用,更关乎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地基作为建筑根基,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整个工程成败。了解结构加固内涵意义,精准掌握各类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是当下土木工程行业持续发展、保障民生的迫切需求。从传统加固手段的实践沉淀到新型加固技术的创新探索,每一步都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状况筑牢根基,为后续深入研究土木工程加固技术开启篇章。

一、结构加固的概念与意义

1.1结构加固的概念

结构加固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已有的土木工程结构进行改造和增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这一过程通常是为了应对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老化或功能改变等问题,使其能够满足新的使用要求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结构加固的对象包括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结构,其目的是通过加固措施,使结构在安全、经济和可靠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2结构加固的意义

结构加固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建筑物可能会因为材料老化、环境侵蚀、自然灾害等因素而出现损伤,导致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降低。通过结构加固,可以有效地修复和增强受损的结构构件,提高其抗力,使其能够抵御更大的荷载和外力作用,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地震多发地区,对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显著提高其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结构加固有助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时,通常会根据一定的使用年限进行规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建筑物可能会提前出现老化和损伤。通过结构加固,可以对老化和损伤的结构进行修复和增强,使其恢复原有的性能,甚至提高其性能,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其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服务。

二、土木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2.1 常见结构问题剖析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面临多种结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建筑物老化是导致结构损坏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材料如混凝土中的钢筋可能会因氧化而腐蚀,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自然环境因素如风化、冻融、腐蚀等也会加速结构的老化过程。其次,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和洪水等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和倒塌。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会对建筑物的承载系统产生巨大的力学作用。

2.2 传统结构加固方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通过在原有构件上增加混凝土和钢筋,增大构件的截面积,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梁、板、柱等构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的优点。外包钢加固法,在构件表面包上角钢或钢板,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柱、梁等,具有施工方便、湿作业少的优点。粘钢加固法,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利用钢板的抗拉强度来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这种方法施工简便、快捷,基本不增加构件的尺寸和重量。预应力加固法,在原结构上增加预应力构件,以承担部分荷载,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该方法加固效果好,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3 新型结构加固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技术,FRP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常见的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等。FRP材料可以通过粘贴、缠绕等方式与原有结构构件相结合,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和抗压能力。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在FRP加固技术基础上,通过对碳纤维板施加预应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其高强度性能,提高加固效果。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纳米材料加固技术,纳米颗粒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固技术,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和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这些材料可以与结构表面形成紧密的粘结,提供均匀的加固效果。

三、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术

3.1 地基问题分类与成因

地基承载力不足,这是最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当建筑物的荷载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时,地基会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建筑物下沉或倒塌。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型建筑物时,若未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就可能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垂直位移。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等问题。地基沉降的原因包括土壤的固结、压缩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地基变形,地基变形包括水平位移和倾斜等现象。地基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基土的侧向约束不足或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在填土地区,若填土压实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地基的水平位移。地基渗流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基渗流问题较为突出。

3.2 常用地基加固工艺

注浆加固法,注浆加固法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该方法通过在地基中注入浆液,使浆液与土体混合,形成固结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渗性。注浆加固法分为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等类型。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利用旋喷法或深层搅拌机械,将水泥浆等搅拌材料与地基土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搅拌桩。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等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预压加固法,预压加固法通过在地基上施加预压荷载,使地基土固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可以有效减少地基的沉降。预压加固法包括加载预压和超载预压两种方式。挤密桩法,挤密桩法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管,挤压地基土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中填充砂石、石灰等材料,形成挤密桩。该方法适用于松软饱和土地基,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杆静压桩法,锚杆静压桩法利用锚杆的抗拔力将预制桩或钢管静压入土体内,通过桩的承载力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

结语

土木工程的稳固发展,离不开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有力支撑。通过对结构加固概念意义的明晰,以及深入探究各类结构、地基加固方法,我们为保障建筑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筑牢根基。从剖析常见结构问题到运用传统、新型技术对症下药,从识别地基隐患到实施有效工艺化解危机,每一步实践都推动行业前行。未来,持续创新优化这些技术,将助力土木工程铸就更多精品,适应社会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天宇.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新城建科技,2024,33(04):71-73.

[2]张帆.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5):111-113.

[3]梁进常.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2,13(0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