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
赵晴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河南 许昌 4615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幼儿保育专业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当前环境下,中职院校的幼儿保育专业需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能够对其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引导。本研究以新时代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为对象,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来验证课程思政在提升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然后对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最后,通过比对实践前后的数据,结果明显显示出此种模式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觉悟和职业素养。这一实践不仅对于幼儿保育专业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也对全体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幼儿保育专业;中职院校;教育改革;职业素养
引言
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的发展很有帮助,尤其是幼儿保育专业。现在,中职学校的幼儿保育专业需要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上做些创新。课程思政的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价值观,提高教育质量。这篇论文会讨论在新时代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性,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方面的效果。
1 课程思政在新时代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1.1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因此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在一些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较为完善,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短缺[2]。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了职业教育质量的不稳定,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虽然充满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挑战,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3]。
1.2 课程思政在幼儿保育专业中的价值与意义
幼儿保育专业是培养幼儿保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重要学科,也是关系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学科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在幼儿保育专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提升其道德素养和整体素质[4]。课程思政也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幼儿保育的本质和意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技术和知识,更具备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5]。再者,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够正确引导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课程思政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幼儿保育事业的热爱和求知欲望,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幼儿保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思政在幼儿保育专业中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体现在对学生幼儿保育专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上,也提升了学生教育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对幼儿保育事业的热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加强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对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是对我国幼儿保育事业和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与课程思政融入实践
2.1 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的现行情况与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的必要性
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一直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职业素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更加注重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
现行的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着忽视思政教育内容的情况。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艺术和健康教育等专业课程。虽然这些专业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的引导。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幼儿保育专业的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以适应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
针对幼儿保育专业课程现行情况的不足,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个专业课程中,使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政觉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幼儿保育专业人才。
2.2 中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及其效果
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是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政觉悟和职业素养。本节就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及其效果展开讨论。
在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中,学校可以开设一系列的思政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论教学,以及关于职业道德、师德师范等方面的专业道德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和灌输,进而提升其思政觉悟。
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还可以在校园内外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幼儿保育机构或参与一线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幼儿保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幼儿保育专业人员应该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幼儿保育专业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其职业道德、责任感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则能够在专业教学中注入思政要素,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思想启迪和思维精进。研究表明,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政觉悟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中职学院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够接收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引导。通过开设思政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政觉悟和职业素养。这一实践为幼儿保育专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并对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束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新时代中职院校实施幼儿保育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性与成效。研究显示,通过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尽管成果明显,也须注意到该教育模式在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可操作性可能存在差异,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师资、资源与课程设置方面的挑战。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围绕如何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评估和完善教育效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为职业教育特别是幼儿保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更有力的策略和方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光升.课岗融合背景下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24,(27): 116-119.
[2]杨溪.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以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为例[J].现代教学, 2024,(17):49-50.
[3]刘成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7): 140-142.
[4]章永强,覃小珊.建立用人单位对中职生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J]. 广西教育,2024,(23): 44-48.
[5]龚星.“素养为本,理实结合”——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 2024,(14):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