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

作者

聂雅洁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环节,包括设计、材料与设备、施工过程等,并深入分析了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文章探讨了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目标,强调了两者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瑞丽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事故案例,揭示了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风险管理、内在联系、相互促进机制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以及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并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机制。通过全面分析,本文将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

设计阶段监督:这一阶段的质量监督主要关注设计图纸、规范的合规性,以及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条件的适应性。评估设计是否满足安全、耐久、经济和环保等多方面要求,确保设计缺陷在施工之前得以发现和纠正。材料与设备质量监督:监督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确保所有投入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检测,如混凝土、钢材、砖石等,以及对机械设备性能的验证。施工过程监督: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是对各项施工工艺、方法和工人的操作技能的检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定期的现场巡查、抽样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预防因施工错误导致的质量问题。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对建筑物的实体部分进行检查,包括结构的完整性、尺寸的准确性、外观的整洁度等,确保工程实体质量达到预定标准。同时,还会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步验收等。管理行为监督:监督项目各方的管理行为,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工作流程,以及各方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情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安全与环保监督:除了工程实体质量,质量监督还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的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产生负面影响。验收与交付:在工程完工后,质量监督部门会对整个项目进行最终的验收,确认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这包括对工程整体性能的评估,以及对工程文档的完整性审查。

二、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

风险识别,这是风险管理的起点,涉及到全面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缺陷、施工错误、材料质量问题、气候变化、政策法规变动等。识别过程通常结合项目文档、专家经验、历史数据以及对项目环境的深入理解,通过头脑风暴、检查表、问卷调查等方法来完成。风险评估,在识别了可能的风险后,需要对每个风险进行量化或者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这通常包括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潜在的财务、时间、质量等影响,以便于风险排序和优先级确定。风险评价与优先级确定,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项目团队需要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哪些风险应优先处理,哪些可以接受或转移。这可能需要考虑项目的整体目标、资源限制以及风险的相互关联性。风险应对策略制定,针对优先级较高的风险,项目团队需要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避免风险发生)、风险减轻(降低风险的影响)、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或风险接受(准备好应对风险发生)。每个策略都需要明确的行动计划和责任人,以及对策略效果的跟踪和评估。风险监控与控制,在整个项目执行期间,需要持续监控风险的状态,评估应对策略的效果,必要时调整策略。这个环节包括定期的风险审查会议、风险报告以及与团队成员的沟通,确保风险管理策略始终与项目的实际进展保持同步。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3.1 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质量监督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提供了实时的、基于现场的数据和信息,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定期的材料检验和施工过程的监控,质量监督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或不规范的操作,这些都可能是未来风险的源头。另一方面,风险管理则为质量监督提供了战略方向。在项目开始阶段,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确定哪些方面更需要加强质量监督,例如,如果设计风险较高,那么在设计阶段和施工初期的质量监督就应该更加严格。此外,风险管理中的概率和影响分析也能帮助优化质量监督的资源分配,确保有限的监督资源被用在最能防止重大风险的地方。这种内在联系在实践中表现为一个动态的、互动的管理循环。首先,质量监督通过发现问题,为风险管理提供实时数据和信息,使得风险评估更加准确和及时。其次,风险管理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制定应对策略,并指导质量监督的实施,确保监督活动针对性强,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源。最后,实施后的效果反馈又会反哺质量监督,帮助其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3.2 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相互促进机制

信息共享是促进两者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质量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如材料检验结果、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记录等,是风险管理分析潜在风险、评估影响程度、制定应对策略的关键输入。同样,风险管理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为质量监督提供了明确的关注重点和改进方向,指导其精准地分配资源,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目标一致是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协同作用的粘合剂,两者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其终极目标都是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质量监督追求的是满足设计要求、规范标准,确保工程实体的优良性能,而风险管理则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可能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共同的目标使得两者在实践中能够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绩效。反馈优化是推动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后,风险管理会根据这些问题调整策略,如加强设计审查、提高材料检验标准等。同时,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效果会在质量监督的后续检查中得到验证,如果效果不佳,则会促使风险管理重新评估并调整策略,形成一种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动态循环。这种反馈机制使得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能够不断适应项目进展,优化管理策略,防止问题的反复出现,提高管理效率。

3.3 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共同目标

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预定标准是两者共同的基础目标。质量监督通过严谨的检查和评估,保证工程实体的性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耐久和适用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法律法规。而风险管理则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因设计、施工或材料问题导致的质量瑕疵,减少后期维修和返工的需要。保障公共安全是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建筑项目特别是大型或关键设施,对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质量监督,可以预防因设计缺陷或施工不当引发的结构崩塌、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风险管理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确保在各种可能的不利情况下,工程仍能保证最基本的安全标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共同追求。高质量和低风险的项目能够避免额外的开支,如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修、诉讼费用,以及因延误导致的工期损失。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质量监督和风险管理共同作用,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绩效。它们还致力于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质量监督和风险管理都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标准和方法,以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通过识别和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两者共同引导行业向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迈进,促进行业的持续创新。

四、瑞丽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事故分析

瑞丽市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原本是一项旨在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改善环境质量的民心工程。然而,在项目一期工程的污水处理池(OA池)防腐施工过程中,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爆炸事故,造成了4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1人轻微伤的严重后果。这起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更是对安全生产责任的一次严峻考验。事故发生后,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事故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具体承包责任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责任。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发起者和主导者,未能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管理职责。他们对防腐材料的性能、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安全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在防腐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监管力度。这种对安全生产责任的忽视,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施工单位作为项目施工的直接承担者,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样不到位。他们未建立科学的、符合本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防腐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作业,这种违规操作无疑增加了事故的风险。同时,施工单位对深基坑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和危险品作业的危险因素未进行辨识,缺乏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监理单位作为项目施工的监督者,其监理职责的落实同样不到位。他们未对深基坑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等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未编制防腐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现场监管不到位。这种监理工作的缺失,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整改,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具体承包责任人作为防腐工程的直接实施者,其无建筑安全生产许可证及防腐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现场管理混乱,直接导致事故发生。这种无视法律法规、缺乏专业资质和安全管理能力的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针对瑞丽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发生的这起严重事故,必须深刻吸取其中的教训,并采取一系列切实且高效的措施,以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首先,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环环相扣。其次,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防腐工程等特殊作业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此外,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对关键工序和特殊作业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促进机制以及共同目标。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关乎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更直接影响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质量监督与风险管理的实施,确保两者在实践中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绩效。同时,本文也通过对瑞丽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事故的深入分析,提醒我们在实际工程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履行监理职责,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张晔.四川水泥.2018(12).

[2]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刘哲.河北农机.2018(11).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白为洁,郭旺,李龙飞.居业,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