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戴卓鑫
香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12200
摘要:本文对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电气火灾、物体坠落、噪声和粉尘污染以及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深入探讨了各类风险的成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合理堆放材料、设置隔音与防尘设施,以及加强通风与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有效开展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为商业体改造项目提供了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
关键词: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安全风险;电气火灾;物体坠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商业地产的不断发展,商业体的室内装饰改造项目日益增多。此类项目的施工现场通常位于人流密集、环境复杂的商业区域,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如电气火灾、物体坠落、噪声和粉尘污染等,稍有疏忽便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公众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已成为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其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探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旨在为相关施工项目提供安全管理的指导,保障施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1 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的安全风险分析
1.1电气火灾风险
电气火灾风险是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安全风险之一。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老旧电气线路、设备超负荷运作、不规范布线和电器设备的不当使用。首先,许多商业建筑可能存在使用多年未更换的老旧电气线路,这些线路的绝缘性能已经大大降低,一旦遭遇电流过载或过热,极易引发短路或电弧,从而引起火灾。尤其在装饰改造期间,施工过程中对电气系统的负荷增加显著,而老旧线路常常无法承受这种额外的负荷,进一步加大了火灾风险。此外,一些装饰工程中常需使用高功率的电器设备,例如电钻、电锯等,这些设备在施工现场频繁操作,且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若电器设备未按规定接地,或者存在设备故障,容易产生电弧甚至火花,进而引发火灾。另外,施工人员的不当操作也是电气火灾的隐患之一。许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电气安全知识,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忽视了安全规范,存在直接拉扯电缆、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器等行为,容易导致漏电或短路情况,从而引发火灾。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势通常蔓延迅速,给周围的设施和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由于商业体人员密集,一旦火灾失控,不仅可能造成大量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火灾烟雾中的有毒气体也会对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进一步增加了事故的危害性。因此,电气火灾风险在施工过程中需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
1.2物体坠落风险
物体坠落风险在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也较为普遍,主要是由高空作业和材料堆放不当引起的。这种风险尤其在空间高度较高的商业体中显得尤为突出。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使用梯子、脚手架或高空平台来进行墙面、天花板等高处的装饰工作,施工过程需要搬运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工具,这些物品一旦未妥善固定或者堆放不当,极易从高处坠落。尤其是一些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装饰材料,如瓷砖、大理石板、木材等,一旦掉落,威力极大,会对下方的人员和物体造成严重伤害。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空间有限,材料和工具的堆放常常显得混乱,堆放不稳定的物体在受到外界影响后,也可能意外坠落。与此同时,商业体内部的顾客和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如果在没有做好封闭措施的情况下施工,高空坠落的物体可能直接影响到场内的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意外伤害。物体坠落还可能造成设施的损坏,比如砸坏地板、玻璃幕墙等,增加修复成本。
1.3噪声和粉尘污染
在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过程中,噪声和粉尘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的切割、打磨、钻孔等操作。首先,施工设备如电钻、电锯、切割机等在运行时会产生极大的噪声污染。噪声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商业运营,破坏了商业体内的安静环境,也对施工人员的听觉健康构成了威胁,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甚至影响神经系统,产生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此外,噪声对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商家的正常经营活动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商业体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在切割石材、打磨墙面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这些粉尘在空气中悬浮,极易被人体吸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于施工人员而言,长时间吸入粉尘会增加患上尘肺病的风险。粉尘还会附着在商业体内部的商品、设施和装饰物上,影响美观和卫生状况,粉尘一旦大量聚集,还有可能引发二次污染,甚至引起火灾。
1.4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在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也尤为突出。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指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进行的施工,如地下室、通风管道、储藏间等区域。这些空间通常通风条件差,空气流通不畅,可能积聚有害气体或缺氧,极易引发窒息、中毒等事故。首先,由于有限空间内空气交换速度慢,工人在进入前若未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有害气体检测,可能会遇到氧气不足或存在毒性气体的环境,导致急性中毒或窒息。施工过程中,有限空间内使用的化学材料也会释放有害气体,例如油漆、粘合剂、清洁剂等,这些物质释放的气体在密闭空间内难以排出,长时间暴露会对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除此之外,有限空间的空间狭小,施工作业不便,紧急情况下逃生路径受限,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大,增加了人员伤亡的可能性。有限空间的照明条件较差,容易导致视觉误差,增加作业中的风险。对于一些不熟悉有限空间操作的工人而言,缺乏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2 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1电气火灾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控电气火灾,应首先建立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制度。具体而言,施工方应制定明确的检查周期和标准,对所有电气线路、开关、插座、配电箱及其他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老化、绝缘破损、接触不良或超负荷等现象。对于施工所使用的临时线路,应当选用符合标准的电缆,并避免将电缆直接暴露在地面或潮湿区域,防止漏电和短路。除了定期检查外,施工现场还应使用防火材料覆盖主要电气线路,尤其是高功率设备所连接的线路。使用防火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灭火争取宝贵时间。此外,在施工现场应当设置紧急断电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快速切断电源,避免电气火花引燃易燃材料。在每个施工区域,都要安装易于操作的紧急断电开关,并在关键位置贴上醒目的操作提示,确保所有人员都了解其位置和操作方式。最后,所有电气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电气安全培训,避免违规操作和滥用电器设备。同时,应备齐灭火器材,并在施工前确认其状态正常,使其在发生火灾时可以立即使用,以最大程度控制火势,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2.2物体坠落防控措施
为防止物体坠落风险,首先需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施工流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应分区域堆放,避免随意堆积,以减少因碰撞或风力引起的意外坠落。重物和高风险物品应堆放在稳定的区域,同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合理范围,以确保重心稳定。施工流程也要充分考虑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尽量避免多个工种在同一区域内交叉施工,特别是高空作业和地面作业同时进行的情况。每个高空作业区域都应设立隔离区,用醒目的标识或警戒线将施工区域与人流隔开,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安全绳,并定期检查这些防护设备的状态,确保无老化、磨损等现象。除此之外,施工现场还应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以有效防止意外坠物直接掉落到地面,减少伤害风险。施工人员在进入高空作业区域前,需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等,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对高空作业环境定期检查,清理松动或不稳定的物体,确保所有材料和工具均稳固,以降低坠物的可能性。
2.3噪声和粉尘控制措施
针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问题,首先需在主要噪声源区域设置隔音设备,以减少噪声扩散到商业体内影响顾客和工作人员。隔音设备可以采用临时隔音板、吸音材料等,在切割、打磨等噪声较大的操作区域周围进行围挡,以有效吸收和降低噪声。对于高噪声设备,如电锯、电钻等工具,可选择使用降噪工具,这些工具在设计上减少了噪声的产生,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此外,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听力,应强制要求他们佩戴隔音耳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对于粉尘污染问题,施工现场应安装合适的防尘设施,例如空气净化器或吸尘设备,以捕捉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减少粉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如水泥、石膏等在搅拌时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因此在操作时应尽量使用封闭的搅拌设备,降低粉尘扩散的可能性。施工完成后,应定期对施工区进行清洁,使用吸尘器清除地面和空气中的残余粉尘,以保持环境卫生并减少二次污染。此外,要求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以防止吸入粉尘对呼吸道健康造成损害。
2.4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在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通风,以确保空气流通顺畅,避免有害气体积聚。对于地下室、储藏间、通风管道等有限空间,在施工前应预先安装便携式通风装置,通过排风机或空气净化设备引入新鲜空气,保持空间内的氧气充足。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需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测量氧气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并确保符合安全标准。一旦发现氧气含量不足或有害气体超标,应暂停施工并采取适当的排气措施,确保空气达标后方可继续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控,监控人员应在安全区域监测作业情况,并配备对讲机等通讯工具,确保作业人员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联系外部支援。每位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人都应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以实时检测氧气和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个人安全。作业人员进入前还应接受专项培训,学习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求他们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毒面具、头盔、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在有限空间的入口处张贴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在紧急情况下预备救援设备,例如氧气瓶和应急绳索,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进入施救,提高事故应急反应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体室内装饰改造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至关重要。电气火灾、物体坠落、噪声和粉尘污染以及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均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公众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仅能保障施工质量,更能减少事故发生,维护商业体的正常运营和公众的安全体验。为此,施工管理中应严格落实定期检查、合理堆放、安全隔离和防护培训等具体措施。为了进一步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应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安全风险,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兵.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 (14): 149-151.
[2]夏兵.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J]. 居舍, 2020, (12): 12.
[3]王丽. 试论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 [J]. 决策探索(中), 2018, (03):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