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阐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

杨柳

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小学校6376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人教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的研究对于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人教版;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广阔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写作技巧、构思方法以及作文的结构布局等理论知识。而学生则在这一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模仿教师的范文或是教材上的例文来进行练习。然而,这种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学生被框定在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框架内,难以发挥个人的独特见解和创意。因此,学生的作文往往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扼杀了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教师往往过于侧重于作文的格式规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框架和技巧,但却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个性表达。具体而言,当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格式和技巧时,学生可能会陷入一种机械式的写作模式,他们更多地是在模仿和套用已有的写作套路,而非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尝试。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可能会逐渐失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而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深度。

二、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

创新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或致力于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勇于突破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出那些既新颖又独特的想法或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原创性和非传统性,它要求个体不被既定的框架所束缚,而是敢于挑战常规,探索未知。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对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激发。好奇心是驱动个体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在动力,它能够促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持续的求知欲。想象力则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翅膀,它帮助学生跨越现实的限制,构建出丰富多彩的思维世界。而创造力则是将这些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能力。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体系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大胆尝试。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没有过多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地探索、实验和创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在布置作文任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多样化的兴趣爱好,精心选择那些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富有趣味性的作文题目。这样的题目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生动的图片,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事物的形象与特点;可以包含有趣的视频,通过动态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给他们更直观的感受;也可以涵盖丰富的音频素材,用声音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作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教师应当将思维训练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致力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观察、分析和思考这一系列认知过程的精髓。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深入剖析事物的本质,并独立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问,作为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挖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创新表达,培养创造力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允许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无限创意。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些宝贵的特质应当在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对于学生的创新表达,教师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包容的心态,及时发现并珍惜学生的独特想法和新颖观点。无论是在用词上的巧妙搭配,还是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只要学生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正面反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成长和进步。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写作视野

教师应积极策划并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例如深入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或者安排参观访问,走进企业、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地,近距离感受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文化。这些实践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使他们能够跳出书本知识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世界。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大量一手资料,获取更多鲜活、具体的写作素材,还能在实践中激发灵感,发现那些书本上难以触及的细微之处和真实情感。这样的经历会让他们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融入文字之中,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且富有感染力。

四、结论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写作实践,不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宋强.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1(02):161-162.

[3]庄玉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22(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