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畏难情绪干预策略初探
尹艳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5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数学焦虑现象的干预策略。首先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高中生数学焦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结果显示,高中生数学焦虑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我们分析了数学焦虑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干预策略,包括心理辅导、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干预策略对于缓解高中生的数学焦虑具有显著效果。本文旨为高中数学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焦虑;干预策略
静观当下高中生的数学学习,高中生学习数学焦虑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数学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数学焦虑现象的干预策略,以期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我们对高中生数学焦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其普遍性和主要表现。分析数学焦虑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干预策略,如心理辅导、教学改革和家庭教育等。最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些干预策略对缓解高中生数学焦虑的有效性。本研究为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疏导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分析数学焦虑的根源,如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对数学的抵触情绪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必过于苛求自己。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教育在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数学学习讲座,请班级数学学习优秀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向心理老师倾诉自己的内心,让不良情绪得以缓解。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疏散畏难情绪。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数学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学习《指数函数》内容时,让学生动手折纸,将一张白纸对折一次得两层,对折两次得4层,对折3次得8层,问若对折x次所得层数为y,问y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什么?采用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是成绩。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扰,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建模等,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过分追求高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培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教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数学学习。家长参与: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与孩子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增加实践操作机会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和建模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数学实验:学校可以开设数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数学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数学竞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调查、走访等,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
五、课堂氛围优化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安全和尊重。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教师态度:教师应以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文化:班级可以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如墙面展示、学习分享等,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习。学习支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定期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六、评估方式改革
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采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程度、合作精神等。引入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学习辅导:学校可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如课后辅导、一对一辅导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资源: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小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评估方式改革,多元化评价:学校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反馈与指导:学校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结语:通过分析数学焦虑的原因,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辅导、教学方法改革、家庭教育、增加实践操作机会、课堂氛围优化、学习支持和评估方式改革。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干预策略对缓解学生的数学焦虑具有显著效果。高中生数学焦虑现象的干预策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共同克服数学焦虑,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任泳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4,(05):19-21.
[2]徐晓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数学美育路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1):90-92.
作者简介:尹艳,女,汉,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