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适用性研究
卢翊平 董涛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浙江省舟山市 316111
摘要:本文聚焦于探讨地方特色在国家安全教育中的融入路径与效果,选取舟山海岛作为研究案例,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揭示地方特色资源如何有效促进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化与创新,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议,旨在优化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提升教育实效,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
一、地方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习近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教育部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就做好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也提出相关实施意见[1]。
上述论述强调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进行全民教育,才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领域,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贯穿国家安全教育的渗透十分必要。
当前,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高等教育的融入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传统安全教育,尤其是国防教育,受到较多关注,相比之下,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需在深刻把握国家安全教育与高等教育双重规律的基础上[2],明确教育方向与目标,精炼教育内容,并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2.打造国家安全教育地方特色样板的必要性
国家安全教育需要深入覆盖到每一位中国公民,与特色融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教育内容也更具易懂、易传播的优势。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附近,是重要的海上门户,控制着东海的交通要道,对于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维护领土完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军事基地地位,使之成为中国海洋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
研究将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舟山海岛特色,尝试在思政课堂、专业课堂、主题活动、专业实训中均融入相关内容,实践因地制宜、匹配学生学况的地方特色国家安全教育。将舟山独有的海岛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利于研究的推进,同样也为在舟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新思路,探索新路径。
二、地方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意义
1. 探索地方特色化国家安全教育在多类课程中的应用
在研究过程中组建了包括旅游、电商、思政专业方向教师团队。教学内容选取上,先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生成基础讲解与风险体验等框架内容,再融入本土案例(例如海产品电商课程中可融入保护海洋资源及禁渔期等相关内容;在舟旅游线路采风活动中可融入海防保密教育);同时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也遵循灵活性,借助理论教育和实践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2],充分利用思政课堂、专业课堂、教育纪念活动及专业实操实训(例如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刷单、兼职充当网络水军等案例;本土旅游课堂中的生态资源保护案例;积极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辩论活动等相关主题活动;海产品电商直播实训中引导正向言论的输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既引领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的价值理念,同时训练他们在未来工作学习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融入教学的舟山特色也为学生未来留舟实习工作做铺垫。
2.丰富在舟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
根据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危机应对”和“预防为主”两部分,分别对应“不易预见的国家安全”“较易预见的国家安全”[2],结合舟山海洋资源安全、海防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能够识别并规避身边的威胁及风险,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技术本领,未来在舟工作学习中也能活学活用。
3.助力国家安全教育地方特色样板的广泛传播
在舟山市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国家安全教育的地方特色样板同样具有高度的适配性。该模式将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及网络安全在内的多维度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如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此外,还可探索将安全教育内容与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宣传纪念活动等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多维度的国家安全教育框架[3]。
以舟山地区作为灵活教具,教育活动置身其中,使学生在生动案例中学习国家安全相关内容,对于在舟生活学习的中小学生而言,更易理解,也更易将之进行宣传,以此实现以学生为点,家庭为面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宣传,同时培养教育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家安全行为的习惯与能力[4]。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现阶段学术界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等教育的条件保障关注得较多,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融入的内容和规律等关注不够,研究也多从整体性出发[5],少有从特殊地域角度出发研究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果,本项目从地方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入手进行分析,讨论该模式的适用性,然后以舟山为个案,探究如何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以特色化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主题活动和专业实训,分析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保障条件、矛盾问题等方面。
在教学层面上,引导学生能够识别、抵制身边风险,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技能,给予学生在舟专业实操、公益实践的机会,电商专业学生能合理应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辅助工作学习,同时在互联网中也能自觉强化意识形态,筑牢思想防线,旅游专业学生能够在实习实训中主动向游客宣传军事安全、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加深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培养学生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实践国家安全行为。
未来在推进地方特色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持续创新与拓展,不断提升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此外,还应构建学生国家安全素养的持续跟踪与评估机制,确保教育效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及国家安全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习近平.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
[2]李志强.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统一 提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N].光明日报,2024-04-16(15).
[3]袁帅,宋美亚.中小学党史教育应强化六种意识[J].基础教育课程, 2021(13):6.DOI:10.3969/j.issn.1672-6715.2021.13.006.
[4]江天雨.加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J].学习月刊,2022,No.677(01):52-54.
[5]王曙光. 价值、困境及路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J]. 新经济,2020(Z2): 98-102.
作者简介:
卢翊平(1994 - ),女,汉族,浙江东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董涛(1989 - ),男,汉族,浙江舟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