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供应商关系管理对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作者

朱宝成 黄超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供应商关系管理在采购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先介绍相关概念,深入剖析其对采购成本控制在多方面的影响,包括降低采购价、减少交易与质量成本、达成协同效应等。同时指出企业当前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如选择不系统、合作浅、沟通差等。进而提出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以控制采购成本的策略,涵盖科学选评供应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强化信息共享协同以及实施激励机制等,旨在助力企业提升采购成本管控水平与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一、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采购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盈利与竞争力提升极为关键。供应商关系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部分,深刻影响着采购成本。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管理能促使企业与供应商紧密协作,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与降低,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与采购成本控制概述

(一)供应商关系管理内涵

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企业为达成战略目标,对与供应商业务往来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系列活动。涉及供应商的筛选评估、合作建立维护、信息交流共享以及绩效监控改进等环节,旨在与供应商构建长期稳定且协同合作的关系,达成双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价值创造。

(二)采购成本控制意义

采购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关键构成,直接左右企业利润与产品价格竞争力。有效的采购成本控制可削减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增强企业定价灵活性与盈利能力。同时,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业务发展创新,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

三、供应商关系管理对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

(一)直接降低采购价格

稳固的供应商关系利于企业与供应商深入洽谈合作,获取更优采购价格条款。长期稳定合作使供应商基于规模经济与业务保障,更倾向提供价格优惠。例如,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并承诺一定采购量,供应商可能因成本降低给予价格折扣。此外,双方信任合作可探寻成本削减路径,如优化采购流程、改进产品设计、采用新原料或工艺等,实现采购价格实质降低。

(二)减少交易成本

传统采购模式中,企业与供应商交易活动频繁,涉及订单下达、确认、交付安排、货款支付与发票处理等诸多环节,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高昂。有效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可简化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不确定性与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如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或借助企业资源规划平台集成信息,实现采购信息实时共享与自动化处理,提升交易效率,减少人工干预与错误,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管理与库存持有成本等交易相关成本。

(三)促进质量成本控制

供应商产品或服务质量直接关联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优质原材料与零部件可降低企业生产次品率、返工率与废品率,削减质量检验与售后服务成本。通过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可与供应商共制质量标准与控制计划,强化对供应商生产过程监督指导,助力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例如,企业派质量工程师赴供应商生产现场技术支持与审核,协助构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稳定供应高质量产品或服务。如此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又从源头把控质量成本,规避因质量问题引发的额外成本支出。

(四)实现成本协同效应

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企业与供应商非简单买卖关系,而是基于共同目标的伙伴关系。双方可借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与联合创新等实现成本协同效应。如共同投资研发新产品或技术,共享成果,降低研发成本;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供应商,利用其专业优势与规模经济,削减企业运营成本。在物流配送与库存管理等方面协同合作,优化供应链流程,减少成本浪费,提升供应链成本效率。

四、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商选择缺乏系统性

许多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侧重价格、质量与交货期,但忽视对供应商全方位的能力与长期发展的考量。在中国当前双碳政策背景下,企业应在评估时加入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等指标,以选择既具竞争力又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供应商,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二)与供应商合作深度不足

部分企业与供应商合作缺乏战略深度,停留在交易层面,制约了双方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中国企业可依托国内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与供应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共同攻关技术难题,提高产业链整体效能。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企业还可与国际供应商开展广泛合作,通过跨境协同开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全球竞争力。

(三)信息沟通不畅

企业与供应商间信息沟通不畅是普遍问题。因缺乏有效信息共享平台与沟通机制,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供应商生产进度、库存水平与成本结构等关键信息,供应商也无法及时获取企业需求变化与生产计划调整信息。信息不对称致企业采购决策盲目,易现库存积压或缺货,增加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同时,影响双方质量控制与问题解决协作效率,降低供应链响应速度与灵活性。

五、基于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一)科学选择与评估供应商

1. 建立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应构建全面科学的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除传统价格、质量与交货期指标外,综合考量供应商财务状况、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环境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如分析供应商财务报表与信用评级评估财务稳定性;考察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人员素质判断生产能力;了解研发投入、专利数量与新产品推出速度评估研发能力;关注客户投诉处理与退换货政策衡量售后服务水平;兼顾供应商环保与劳动权益保护表现,确保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2. 采用综合评估方法

评估供应商时,应结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方法局限。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再借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供应商,得出综合得分与排名。综合评估方法能更客观准确反映供应商整体实力与企业匹配度,为企业选配合适供应商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

1. 制定长期合作战略规划

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规划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明确合作目标与方式。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可与供应商抱团开拓新兴市场,同时通过与政府合作争取政策支持,构建关键供应链环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推动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协同发展,形成国内产业链集群化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2. 加强合作关系维护

企业要注重日常合作关系维护,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交流,了解其经营状况与需求变化,及时化解合作中的问题与矛盾。如建立供应商高层互访机制,强化双方高层信任;定期召开供应商会议,共探市场动态、行业趋势与合作契机;供应商遇困时,企业适当支持协助,如提前支付货款、助力拓展市场等,提升供应商忠诚度与合作意愿。

六、结论

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意义重大。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可直接降低采购价格、减少交易与质量成本并实现成本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企业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选择不系统、合作浅、沟通差等。为此,企业需采取科学选评供应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强化信息共享协同以及实施激励机制等策略,持续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实现采购成本的长效降低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企业应更重视供应商关系管理,将其视作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23(09):101-104+187.

[2]赵刚.供应链视角下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0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