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郭腾飞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党建工作再上台阶、再提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党建;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1 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1.1 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设有党组织,但其职能和职责的界定往往模糊,导致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缺乏有效融合。在一些企业中,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脱节,形成“两张皮”的局面,未能形成合力。此外,现有的工作机制往往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企业发展中的新变化,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亟需提升。
1.2 监管评价机制需要优化
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监管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多由上级党组织进行监督,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标准,使监督效果不明显。此外,企业内部对党建工作的考核往往缺乏量化指标,导致党建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方向和动力,使一些企业的党建工作呈现形式化、走过场的特征,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
2 新时代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 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政工系统例会等多种途径同步发力,采取领导干部领学、支部集中学、专家辅导学、个人自学、典型带学“五学”方式,运用“微党课”“微宣讲”“微故事”等模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懂弄通、入脑入心,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增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2 在领导机制上推动融合,强化融合的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努力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与基层管理独特优势结合起来,压实领导干部融合责任,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构建融合发展的“引擎”。
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基层治理。深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积极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现代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建立并运用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将党建工作贯穿生产经营、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落实。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清单,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和基层党建“三联”制度。推动领导班子履职能力提升。按照“应专必专、宜兼则兼、交叉任职”原则,增强行政领导运用党建思维和方法推进工作的本领;全面实施党支部书记持证上岗,注重把“三懂三会三过硬”(懂党务、懂业务、懂管理,会解读政策、会疏导思想、会总结经验,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推动各类监督检查贯通融合,将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融入生产经营各方面,统筹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
2.3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
企业制定具体的党建工作规划,将目标量化,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并建立定期考核机制,针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应与领导干部的绩效和薪酬挂钩,以此激励各级领导重视和参与党建工作。同时,企业鼓励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创新,形成有利于党组织健康发展的环境,确保党建责任体系有效运行,结合自身规模和业务特点,科学设置党组织,确保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并加强对党务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升党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方面,企业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其能胜任各项党建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党务人员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增强其在企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形成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党建工作将更加高效、灵活。
2.4 强化监督执纪
发挥内部大监督作用,定期会商沟通,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微腐败”问题治理,对靠企吃企、损害企业利益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深化废旧物资处置专项治理,紧盯关键环节,杜绝违规行为。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对典型问题一律点名曝光、严肃处理,在严管厚爱中永葆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开展发腐败警示教育,将违规违纪现象纳入基层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纪律规矩意识。
2.5 在实践载体上推动融合,保证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全面搭建党建课题研究、选树身边典型等融合载体,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在企业基层的有效结合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提高党建工作实效。完善探索研究载体。深化党建理论研究,聚焦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问题、生产经营上的难点,进一步增强党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抓实党建项目化管理,持续跟踪抓好成果应用,切实以研究创新成果促进生产力提升。完善党员作用载体。持续强化党员岗位实践,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争创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党员服务队等,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担当作为。完善群团建设载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深入持久开展“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典型选树载体。开展基层队站达标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大力实施“典型引路”工程,通过挖掘典型、表彰先进,形成行行有榜样、层层有标杆的生动局面。
2.6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需要加强监管评价机制建设,以确保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此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还能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中,企业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包括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党员参与度、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等方面,定期对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此外,考核结果应与领导干部的业绩评价和晋升挂钩,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使各级干部更加重视党建工作,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另一方面,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企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学习交流会等方式,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并建立健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确保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循党的纪律和规定。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在重大决策和资金使用方面,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确保其行为透明。
结论
结合上述内容分析,应该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琴.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N].科学导报,2024-10-25(B03).
[2]何小雨.“智慧党建”引领企业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4,(10):159-161.
[3]李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N].山西科技报,2024-10-22(B03).
[4]韩寄雪.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N].山西日报,2024-10-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