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闫成乾
130131199609181519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求变得更加严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确保工程建设的高品质完成是建筑企业赢得市场地位、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基施工作为住宅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技术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规模、质量要求及具体的地质环境条件。运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住宅建筑的综合效益,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结构安全,从而助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建筑地基施工特点及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以具体工程案例探讨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提升住宅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0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建筑工程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应用至关重要,其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扩展,再加上人们对住宅建筑性能与质量要求提高,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更是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正确的地基处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的倾斜和坍塌,还能显著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体系,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精确施工,已成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益,还关乎工程安全和后续建筑的持久稳固,对整个房建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1住宅建筑地基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住宅建筑地基施工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因为其工程规模庞大、对施工技术和人员要求极高[1]。首先,地基施工涉及众多独立而复杂的施工环节,从土壤勘探、设计到实际施工,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流程控制。而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工程施工成功至关重要,地质条件多样性要求工程师对每个项目的地质特性有深入的理解,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地质条件不仅影响着施工方法的选择,还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及最终质量,例如软土层、高地下水位或不均匀的土质都会给地基施工带来挑战。因此,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成为确保地基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对这些条件详细评估,工程师可以制定出更加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方案,从而避免选择不当造成的施工困难,进而导致成本增加。
1.2困难性
在住宅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困难性主要源于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及地下工程的不可预见性,这些施工挑战通常是因为地质条件的多样性、不确定性所致,尤其是当面对软土层、不稳定的岩石层或高水位区域时,施工难度显著增加[2]。此外,由于地基处理工程大多位于地下,限制了对施工过程的直观监控和实时调整,使得施工团队必须依赖精确的前期地质勘查和详尽的施工计划。为了应对挑战,施工团队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和水文情况调查,不仅要对地层稳定性分析,还要评估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和地下水分布,并基于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材料,以免引发桩基断裂或不均匀沉降等施工事故。
1.3多发性
随着我国住宅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工程数量的激增带来了一系列的施工质量问题。在建设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一些施工单位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忽略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一些施工环节的标准执行不到位,进而使得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地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3]。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监管不严、技术执行不精确,地基施工问题频发,例如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处理不当、地基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都会导致建筑物未来出现沉降甚至坍塌的风险。此外,地基施工的多发性问题还包括工程进度不合理安排、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疏忽等,在追求进度和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施工细节和安全规范,不仅损害工程质量,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安全。
2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案例
2.1工程案例
某住宅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0111.78m2,地上22层,地下2层,使用年限70年。建筑结构设计符合II级框架抗震等级和II级耐火等级。地基深度设定为3.5m,为了进一步确保地基坚固,采用换土垫层地基处理技术。
2.2优化地基施工方案
合理确定基槽的开挖深度不仅关系到工程安全性,还影响到地基处理的效果和成本。深度设定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负荷及周围环境因素,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提高地基长期稳定性。级配砂石通常作为底基层的填筑材料,因其良好的压实性和排水性,是增强地基承载力的优选材料。在填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及时的夯实处理,以确保材料密实无空隙,增加其稳定性。在设计基础外边尺寸时,确保有足够空间以便后续施工能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可将基础外边与自然地坪之间的距离比例设定为1:0.5,这样有助于保证整体结构的对称性。在进行换填找平施工作业时,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是主要的材料选择。回填系数的合理设定也至关重要,通过控制回填系数,可以有效地将地基承载力维持在160kPa,从而满足结构设计需求。在施工方案中,还需特别注意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操作可能引起的地基扰动,尤其是在使用重型机械进行地面或地下作业时,需合理规划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路径,以减少扰动。
2.3地基清槽处理
住宅建筑施工中,地基清槽处理是确保地基质量的关键步骤,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基槽中的杂物和不稳定土层,以准备后续的地基处理工作。要实现有效的清槽作业,施工团队需运用清槽铁锹、小型手推车和钢卷尺等专用工具,以便精确并高效地完成清槽任务。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其能确保清槽过程的顺利进行。通常,地基清槽作业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但在操作过程中会对基土表面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施工团队需要特别注意基土表面保护,例如施工前应准备钢板或铁板铺设在作业区域,以防手推车等重物直接接触基土,从而避免对地基表面造成损伤。
2.4钎探地基处理
设定钎探地基处理环节是确保地基质量的关键步骤,钎探操作通常在基土开挖后进行,这不仅能检测地基坚实度,还可以评估土壤的承载力,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在钎探作业开始之前,必须确保按照工程标高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基土表面的平整程度及坑槽和轴线的精确设计[9]。钎探孔布置应保持合适的间隔,通常设置为每个孔洞间隔约1.5m,每个孔深约2.1m,以便全面评估整个地基的均匀性、稳定性。
结语
综上可知,在住宅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体的建筑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以最大程度提升地基施工质量,为整体工程建设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晓伟.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4(13):123-126.
[2]张辉春.高层住宅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4(19):46-49.
[3]高伟.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4(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