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研究
王友志
鄂尔多斯市城投集团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机械制造作为工业基石,传统加工模式高能耗、多污染,资源浪费严重,面临环保与资源瓶颈。绿色加工技术应运而生,秉持环保、节能、降耗理念,从加工工艺、设备到管理多维度革新,降低环境负影响、提升资源利用率,是机械制造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对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保护意义深远。鉴于此,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机械制造;绿色;加工技术
引言
机械制造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排放和废弃物等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绿色加工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机械制造的绿色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1绿色加工技术内涵与推行意义
绿色加工技术宛如一座桥梁,稳稳架设在机械制造业的当下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间,其核心要义紧密围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大基石全面铺展。在加工流程层面,摒弃粗放冗余环节,引入数字化模拟、智能化管控,让每一道工序精准高效,减少不必要能耗与时间损耗;材料选用上,优先考量可降解、易回收、低污染材质,从源头把控生态影响。
对周遭环境而言,传统机械加工中切削液肆意流淌、污染土壤水体,漫天粉尘与刺耳噪声破坏生态宁静的“顽疾”,被绿色加工技术有效攻克。通过干式切削、绿色磨削等手段,大幅削减切削液使用量,抑制粉尘生成、降低噪声分贝,还自然一片洁净天地。
着眼于资源维度,精细化的工艺促使材料利用率显著提升,回收再利用环节不断完善,配合节能节水设备与措施,如同拧紧资源“水龙头”,极大缓解资源紧张局势。从企业运营效益考量,成本因物料节省、能耗降低而减少,绿色标签加持下产品竞争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高度契合长远发展战略,驱动机械制造业顺利融入绿色经济浪潮,揽获经济、环境效益“双丰收”。
2机械制造绿色加工关键技术
2.1干式切削技术
干式切削作为绿色加工的“先锋”技术,果敢摒弃传统切削液的使用,转而凭借两大“法宝”应对加工中的棘手难题。特殊刀具可谓是中流砥柱,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表面那一层特殊涂层,如同给刀具披上“顺滑铠甲”,极大降低与工件间的摩擦系数,且能耐受高温“炙烤”,陶瓷刀具质地坚硬、化学稳定性强,二者皆显著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同时,切削参数经过精打细算、反复调试,精准把控切削力,避免过大造成刀具崩刃、工件变形,调节切削温度防止材料性质改变。
以齿轮加工为例,干式滚齿工艺大显身手,高速旋转的刀具与齿轮坯精准啮合,在无切削液“干扰”下,高效切出齿形,加工精度达微米级。既省下切削液采购、废液处理等高额费用,又杜绝废液污染土壤、水体,契合规模化生产需求,还车间一片清爽整洁。
2.2绿色磨削技术
绿色磨削着眼于砂轮与工艺的双突破,重塑传统磨削格局。新型砂轮中,立方氮化硼砂轮脱颖而出,其高硬度媲美金刚石,面对坚硬工件“削铁如泥”,自锐性出色,磨粒磨损后能及时脱落,始终保持锋利“獠牙”。搭配缓进给磨削工艺,砂轮以沉稳步伐“蚕食”工件,切削深度小、进给慢,大幅削减砂轮损耗,磨痕均匀细密,磨削精度飙升;高速磨削则似“风驰电掣”,砂轮高速运转,材料去除率成倍增长,且因磨削时间短,工件表面受热、受力均匀,减少烧伤、裂纹等损伤。
在汽车发动机曲轴这一关键部件磨削时,立方氮化硼砂轮结合双工艺,曲轴表面粗糙度达Ra0.2-Ra0.4μm,尺寸精度严控在极小公差范围,能耗相较旧工艺降低约20%,实现加工效率与环保效益“并驾齐驱”。
2.3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恰似在计算机“数字宇宙”里搭建机械制造“梦幻工厂”,贯穿产品“诞生”全程。产品设计初期,虚拟样机如真实产品“数字孪生”,设计师从外观到内部结构全方位审视,模拟力学性能测试,提前揪出结构缺陷,优化设计,避免实体制造后“推倒重来”。工艺规划阶段,输入工件材质、尺寸、机床性能等参数,虚拟加工模拟切削路径、刀具姿态,权衡不同方案,敲定最优工艺参数,确保加工流畅高效。
加工仿真环节更是“防错卫士”,在飞机零部件制造中,复杂曲面、薄壁结构多,通过模拟机床各轴运动、刀具切削动作,精准探知碰撞、过切风险,预警修正。如此一来,研发周期大幅压缩,废品率从传统的10%-15%降至5%以内,以“数字先行”策略为绿色制造注入高效“催化剂”。
2.4精密加工技术
精密加工是机械制造迈向微观、高端领域的“登云梯”,聚焦于亚微米、纳米级精度“无人之境”。单晶金刚石刀具是这一工艺“利刃”,硬度超群、刃口锋利且磨损慢,能在工件表面“精雕细琢”。高精度机床作为“操作平台”,装配超精密导轨、主轴,运动误差控制在纳米级,同时对环境“呵护备至”,温湿度恒定在极小范围,隔绝外界振动干扰。
光学镜片加工中,精密研磨抛光工艺“粉墨登场”,研磨盘与镜片轻柔“摩挲”,磨去细微瑕疵,抛光工序用细腻抛光剂、精准控制压力与速度,赋予镜片近乎完美平整度,表面粗糙度达纳米级,免去后续繁杂修正,材料利用率超90%,产品附加值陡升,助力企业攀登高端制造“高峰”。
3应对机械制造绿色加工技术实施挑战策略
3.1技术研发与成本管控
在推动机械制造绿色加工技术发展进程中,技术研发与成本管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府扮演着关键“引领者”角色,专项基金如“及时雨”,精准灌溉科研“土壤”,助力产学研紧密牵手,科研院所深挖理论根基、高校输送创新思维、企业提供实践场域,合力攻克如干式切削散热、精密加工环境维持等技术“硬骨头”,催生经济适用的设备工艺。
企业层面,巧用财务杠杆,提高设备折旧率,加速资金回笼用于再投入,同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削减设备购置“负担”。秉持精益理念优化流程,消除物料闲置、过度加工等浪费环节,从各方面压降成本,让绿色技术既有“绿色”优势,又具经济“性价比”,实现可持续推广。
3.2人才培养强化
人才是机械制造绿色转型“源动力”,高校作为“人才摇篮”责无旁贷。开设绿色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打破机械、材料、环保学科“壁垒”,机械原理与绿色工艺共授,环保法规和材料循环利用同讲。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绿色制造场景,锤炼学生实操能力。
企业与高校“联姻”,定向委培依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人才,进修班为员工“充电续航”。鼓励员工自学考证,搭建涵盖薪资提升、晋升优先的激励机制,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磁吸并挽留住深谙绿色制造精髓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革新筑牢人力根基。
3.3企业管理协同优化
实现机械制造绿色升级,企业内部管理协同与外部供应链协同“双轨并行”。企业内部,绿色制造管理部“横空出世”,统筹研发、生产、环保等部门,制定绿色考核指标,将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纳入绩效,让绿色理念“渗透”各环节。
外部供应链上,绿色联盟“拔地而起”,上下游企业共商统一绿色标准,从原材料“绿色度”把控,到产品包装、回收处理规范制定,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协同开展绿色研发、采购与回收,串珠成链打造绿色闭环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践行绿色使命担当。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绿色加工技术为机械制造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绿色加工技术将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平.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9):0062-0065
[2]马志刚.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08):90-92
[3]葛江红,孙建鑫,刘飞.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8):0085-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