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浩
130185198608141333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信息技术及其所衍生的各项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在此情形下,智能化建筑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工程管理科学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阐述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内涵,并剖析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对理论的学习、对实践的探究、对文献的参考,提出优化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对策,以期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对策
0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我国有关部门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质量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差,缺乏科学且合理的建筑设计,缺乏足够的技术知识,以及现场管理措施的可执行性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对智能化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管理的质量还不高,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也相对较弱,建筑行业整体上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为确保建筑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相关设计部门就必须根据智能功能进行规范操作,相关工程师必须彻底分析各种建筑质量问题,并制订适当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组件的顺利安装,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内涵
建筑智能化,指的是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使建筑凸显出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自动报警等系统,都是建筑智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民众创造了更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生活、发展需要,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其质量、安全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国民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建筑有着具有时尚感、科技感的外观,还需要其满足人们的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在此情形下,建筑智能化走进公众的视野,并以其高质量、高效率、安全、便捷等优势,受到民众的高度青睐,且逐渐发展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智能化不好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应用中,为满足民众的切实需求,智能化将由三个系统构成,分别为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由此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以现代科技为主要支撑,是一种先进、高端的建筑形式。在实际的应用中,智能化施工管理是保证智能化建筑得以落实的主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行业内部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然而,由于我国在该领域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管理工作中,不论专业技术能力,还是人员综合素养,抑或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着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对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不断对其做出优化与完善,提升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实效性与可靠性,使其推动行业的蓬勃发展。
2当前智能化施工管理的问题
2.1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国在智能化施工领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创造了新的突破和成就。但客观而言,我国在该领域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虽然进步速度相对较快,但毕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还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在实践经验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时只是在照搬照抄国外的施工技术,虽可以得到一定的作用,但与我国当前的国情并不契合,若想真正在该领域有所造诣,必须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形成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施工技术。而就目前而言,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并不多见,还需相关部门加强重视[1]。
2.2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是一项现代化、系统化、综合化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持,还与建筑中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各个环节有着紧密的关系,需要将其进行妥善的融合,并对其智能化控制参数、采集参数等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才可以保证工程的稳定运行,并使智能化建筑的价值得以发挥。若想实现上述目标,管理者需负责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其积极地进行沟通和配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而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各企业当中均缺少相应的协调机制,导致各项设备在使用和养护中发生冲突,最终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2.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相较于传统的管理工作而言,智能化施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管理人员在掌握建筑学、管理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并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对各专业的施工技术有着深入的掌握,以便将其与智能化技术建立联系。这意味着,智能化施工管理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具备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可以在该项工作中发挥实际的价值。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企业当中均缺少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最终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3优化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健全智能化建筑相关政策
目前,我国在智能化建筑技术、管理方面还未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还需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对此,相关部门应深入进行市场信息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智能化建筑相关的综合性准则[2]。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与智能化建筑相关的科学研究,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另外,各地区政府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建设和改进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支持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为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做出根本的保障。
3.2提升集成商的专业化素养
系统集成商的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一项完整的工程,集成商应当对其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系统的软件、硬件等环节做出科学地设计。具体而言,优秀的集成商必须将业主的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3]。由此可见,在此过程中,集成商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企业需要通过调整薪酬、制定福利等方式,吸引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智能化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并为其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主要途径。在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支持下,各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还可以达成“绿色建筑”的标准,推动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使我国建筑行业走向世界领先水平。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对智能化施工管理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积极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于实践当中摸索经验,探寻优化与完善智能化施工管理的对策,使其成为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马俊礼,郝秋英.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18):119-121.
[2]刘国粹.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29):146-147.
[3]王旭钢.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