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围绕学习任务群 探求语文教学模式

作者

王妍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三中学 天津 300280

【摘要】新版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热词,这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更是核心素养时代的鲜明导向。“新课程”中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任务群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必将对学生发展素养中的核心素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进行概述,对相关的实施意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初中语文教学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在新课标视域下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促进语文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任务群教学;初中语文;策略思考

一、引言

2022年4月23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颁布以来,对于课标理念,对于教学实践,有了新的思考。任务群是任务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是任务驱动下,以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构建教学活动,有过程,有结果,有评价。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虽然在《课程标准》中还没有明确定义,但它指明了实践的方向——构建学习任务群。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解读及理解思考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与内涵

《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以组织和呈现学习任务群为主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时,应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由相互联系的、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系列学习任务组成的、具有情境、实用性和综合性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语文实践活动。通俗理解,群:是“任务”之“群”,不是课程内容及文字之“群”。而任务群则是将静态的线性知识点变成动态的情景任务和活动,将语文知识的“事实”、语文范本变成“故事”,让语文学习变得生动具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教学效果。

(二)对学习任务群的认识和思考

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在这6个任务群相关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突出主题设计好“学习任务群”,才能紧紧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最终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目标。

三、有效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载体

概括"语文学习任务群"功能定位,即"用语文来做事,在成事中成人。“任务是做事,语文学习任务是学生在学做事情的过程中,用语文去做事情、学做人。”运用“语文知识”做事情,学生就可在相关任务群学习活动中,把“语文知识”转变成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这既是新课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更是新课标语文课程提升文化自信的功能,更是语文实践活动推动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具体内容载体,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有所凭借。

(二)是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

2022版《课程标准》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听、说、读、写、用”五种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构建的,每个领域各成系统,130多个语文要素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在此基础上,遵循“少而精、做中学”的原则,进行结构化的整体建构:改变了以往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听、说、读、写、用”五个要素。

四、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任务群"驱动的思考

(一)深刻理解并提升认识,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1、深刻理解新课标"育人"核心要求。新课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站位,语文学习对立德树人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学生的三观养成也起着打基础、筑根基的重要作用,不再是单单刷题、做学习机器,而是在润物无声中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更多的是提到了文化自信,语文学习对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令教育者肩负责任之重。我们必须积极转变积极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通过任务群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课程,更加巩固了语文在众学科中的霸主地位,润物无声地去践行实现人文底蕴、实践创新..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2、积极树立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均围绕"教材内容"以"讲解、读写、理解"等为主要教学流程。新课标开始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向初中语文教师提出,围绕“教材内容”的教学活动向“学习任务群”设计模式的教学形式过渡,将“学习内容”彻底转化为“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整合教学”的“任务教学”。通俗地讲,就是以“任务群”设计为载体和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应用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在“任务群”下开展语文课程内容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理有充分的理解

学习任务是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的语文教学的基础单位,学习任务的精确设计是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唯有精准设计才能达到学习任务群的目标。

1、明确学习任务的一般标准。有专家学者提出了即所涉主体行为(要做什么)、达到结果(做成什么)、人际关系(与谁一起做)、时空情境(何时何地)、语言文字(用什么做)和育人导向(有什么用)6个要素。此标准较好地回答一般学科学习任务"应该有什么"的问题。但不同学科的学习任务还要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2、学习任务的有效实从语文学科而言,从"有什么"到"怎么样",首先要解决"任务化"或"情境化"问题,将一般语文认知活动变成语言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课堂设计的实践活动要有一项或多项任务来驱动,即"学习活动要任务化、情景化",进而实现学生的全体参与,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情景当中,从而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有所得。

3、现途径。教学部编初中语文8上3单元核心任务设计,让学生感受“山水梦寻宫”的工程师,以四篇文言文内容为基础,通过设计“造境-空间设计”、“进入-场景设计”、“化境-互动设计”、“寻找-灵感设计”四个层次的任务群,逐层深入展开感知梳理、赏析探究、知人论世等学评活动,通过四个层次、四节课,让学生走近感受山水风物的灵秀,观察记录天地造化的奇妙,陶冶抒发寄寓于自然的情思,是“山水梦寻宫”的工程师们的核心任务设计。

(三)深刻认识并有效进行学习任务群的组织与整合

1、围绕主题精心设计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即“一群学习任务”之意,所指并不够确定,与"任务"和"群"这两个词(概念)的所指有关。"任务"就是完成某项简单学习活动,如背诵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算一项学习任务;而完成一系列复杂学习活动,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也可叫"一项任务"。而"群"所指即在生活中,三五可称群,成千上万也是一群。因此,按学习容量大小、涉及要素多寡并不能区分任务与非任务。因此,为学习任务划定大小规格几乎不可能的。

2、有效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任务群”并非传统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法”,重点在群的有效整合上。在任务群驱动下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如“词、句、段、语法”等,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结起来,在中国语文课程建设史上,用学习任务群组织语文课程内容,势必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新气象,也给教师在课程执行中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开展任务群教学中,要坚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学习的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目的,关键是要把握新课标强调全面、注重实践、培养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