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作者

郝邓凯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关键途径。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深入应用、执行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效率和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只有在技术与管理双管齐下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达到预期标准,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时,每一道施工流程都要做到明确、具体,使用先进的管理策略来对施工管理效率进行快速的提升。积极开展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使用动态化的管理策略来开展各项工作,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1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

1.1促进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间的竞争逐渐的呈现出白热化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地增强房屋安全监督的力度,将房屋建设质量放在核心位置上,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质量、施工人员管理工作,真正的实现环保和节约的目的。从施工材料方面分析,有些工程项目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施工企业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将施工材料成本投入控制到最低,这就会给后续的建筑工程使用性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时,将施工材料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针对施工材料开展严格的管控工作,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与施工建设标准相一致。在分配施工人员时,要客观分析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所有施工人员之间要通力配合,保证各项施工任务都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1.2提升建筑工程安全

国家的长远发展会受到建筑工程安全的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安全也会给施工企业的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每一个问题,使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将失误率控制到最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的问题处理办法。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给予重点的关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生活是每个人都比较关注的焦点内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员工安全问题放在核心位置上,注重对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办法,使得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得以保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来说,要对潜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究,使用高效的策略来解决每一个问题,制定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办法,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都能够得以平稳、有序的开展。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工程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普及率较低,导致监督管理的手段仍然过于传统。在许多建筑项目中,监督管理仍然依赖于纸质文档和人工记录的方式。这种传统的监督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状况。传统的监督方式还存在数据冗余、信息滞后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监督管理的效率,难以快速响应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即使在一些较为先进的建筑项目中,部分监督环节已经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如质量检测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和分析,但这些信息化手段通常只局限于单个环节,缺乏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应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多个环节。如果信息化手段仅在某些环节得到应用,而其他环节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这种不连贯的信息化应用将使得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2.2执行力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执行力问题同样是影响监督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存在诸多不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而目前许多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仍有待提高。一些人员缺乏系统的工程知识和专业培训,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施工质量和安全状况,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相关法规、标准的理解不深,无法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削弱了监督管理的执行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

一支高素质的施工监理队伍,除了要有专业的施工管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管理能力。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必须对工程建设项目中安全监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加大对工程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及时引入高科技安全监管体系。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定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在选配施工人员时,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保证各项施工工艺都能满足工地的安全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现场指导、报栏、宣传片、网络授课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建设理念,进一步强化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建筑企业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与安全责任制,使职工始终牢记“安全与质量并重”的工作理念,并能够把这一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3.3提升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

建筑企业应该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和安全方面的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培养安全监管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施工场地的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场地工作人员的错误行为,确保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有助于防止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培训和更新管理手段,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更加注重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3.4施工动态安全监管

使用动态化的监管策略来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在开展动态化安全监管工作时,所有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通力配合,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到详细的了解,发现潜在的各类问题,为安全管理策略的高效落实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创建完善的信息沟通制度,发挥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先进作用,及时传达现场施工信息和安全管理指令。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大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力度,客观评价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改进安全监管策略,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得以保证。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建筑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施工过程存在较高危险性,安全问题和事故可能随时发生,对工程场地的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施工企业的市场形象以及资金收益等方面带来潜在损失。因此,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筑工程安全项目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雪芬.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居舍,2023,(34):145-148.

[2]曹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及建议[J].居舍,2023,(31):137-140.

[3]赵鸣霄.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3,(26):165-168.

[4]韩转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管的运用[J].大众标准化,2023,(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