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常见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要点探讨

作者

陈杰 金若愚

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事故预防及处理大队 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事故预防与处理大队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为了强化交通警务人员对事故痕迹鉴的认识,提高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常见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汽车与汽车、汽车与摩托车、汽车与行人这三方面,论述了与其他车辆碰撞发生的痕迹鉴定,然后从碰撞点的位置和形态、车辆损伤程度、现场遗留物这三方面,讲述了碰撞形态的鉴定要点,以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交通事故;痕迹鉴定;要点分析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大,随之交通责任认定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痕迹鉴定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合理的痕迹鉴定,可以帮助警务人员准确的判断事故发生的责任归属,从而有效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因此,有关单位以及警务人员要加大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研究,明确痕迹鉴定的要点,以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必要的、准确的依据。

一、与其他车辆碰撞的痕迹鉴定要点分析

(一)汽车与汽车之间碰撞的痕迹鉴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富裕,家用汽车也越来越多。汽车与汽车之间的碰撞情况也日益频繁,已经成为了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形式。汽车与汽车之间碰撞的痕迹鉴定也成为了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体鉴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碰撞部位的分析。鉴定人员要对碰撞车辆的保险杠、车身、车尾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碰撞的具体部位,并通过观察和记录碰撞部位的破损情况、形变情况,初步推测碰撞的角度;第二,鉴定人员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对碰撞部位的凹陷程度进行测量,合理计算凹陷的面积,以此推测碰撞的力度;第三,掉漆情况分析。车辆漆皮脱落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碰撞的力度。鉴定人员可以根据车辆起皮脱落的面积、位置等,判断和确定碰撞车辆的破损程度;第四,检查车辆内部的损坏情况。鉴定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车辆内部零件是否发生变化和损坏,确定车辆的碰撞严重程度。

(二)汽车与摩托车之间碰撞的痕迹鉴定

汽车与摩托车之间碰撞的痕迹鉴定也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具体鉴定要点主要如下:第一,检查摩托车的损坏程度。鉴定人员要全面检查碰撞摩托车的发动机、仪表、车架以及灯具等的破损、形变情况,据此推动和确定碰撞的力度、速度以及角度;第二,检查和了解摩托车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受伤情况,并据此推断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三,摩托车各部件的脱落以及形变程度。在与汽车碰撞的过程中,摩托车的部件会发生脱落、形变的情况,鉴定人员可以通过该项检查,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第四,检查汽车痕迹。在汽车与摩托车碰撞时,鉴定人员除了检查摩托车之外,还要对碰撞车辆的痕迹进行检查。第五,对事物现场环境、天气等进行调查,以为事故责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2]。

(三)汽车与行人之间碰撞的痕迹鉴定

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鉴定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检查行人的伤势。鉴定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行人的受伤情况,以此推断碰撞的角度、力度以及速度;第二,检查行人的衣物。鉴定人员还要对行人的衣物和随身物品进行检查,根据衣物以及随身物品的破损情况,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三,检查汽车碰撞痕迹。该检查步骤与前面论述相同,鉴定人员需要按步骤进行检查;第四,对现场目击者、天气以及交通状况进行调查,以此进一步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第五,对现场车辆、行人的遗留物进行检查,综合分析和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

二、碰撞形态鉴定要点分析

(一)碰撞位置和形态

首先,碰撞点位置的确定。鉴定人员可以使用地图、坐标系统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等多种方式,确定碰撞位置。在碰撞位置确定之后,鉴定人员可以推断出碰撞之后车辆以及行人运动的轨迹,以此确定碰撞的角度。其次,在痕迹鉴定过程中,碰撞力度的确定是重要一环。碰撞点形态的分析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推断碰撞的力度。因此,鉴定人员可以对碰撞点物体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以此推断和确定物体碰撞的力度。强化碰撞点位置和形态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有效提高交通事故预防的效率[3]。

(二)车辆损害程度

车辆损害程度的分析可以为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原因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首先,碰撞速度大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损害程度。车辆速度越大,碰撞时的冲击力也越大,车辆损害程度也越严重。其次,撞击力度大小也会影响车辆的损伤程度。撞击力度一般是指在碰撞的过程中碰撞物对接触面造成的压力。在实际的鉴定中,鉴定人员可以通过测量接触面的变形程度,确定车辆的损害程度以及碰撞力度。通过这一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而且可以为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依据。

(三)现场遗留物

现场遗留物可以为交通事故调查提供必要的证据,为事故责任人的确认提供参考。现场遗留物主要有玻璃碎片、漆片以及车辆零部件等。首先,在车辆撞击时,车窗、挡风玻璃等会发生破损。通过对玻璃碎片的鉴定,可以帮助鉴定人员确定事故的责任。如,当两辆汽车发生追尾事故时,前方车辆的后挡风玻璃发生破损,基本可以确定事故是由后方车辆未保持安全距离、没能够及时减速所致。其次,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漆片脱落是经常会发生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辆,漆片的纹理和颜色有着不同。通过对比脱落漆片的纹理和颜色,可以有效确定事故的责任。最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的零部件也会发生损害、脱落的情况。通过对零部件型号、损害程度的分析,也可以有效确定事故的责任以及严重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痕迹鉴定是常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有效的痕迹鉴定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鉴定人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提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效率。因此,有关警务人要针对交通事故的类型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痕迹鉴定和分析,并与时俱进的更新鉴定技术,不断提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定、实效性,以推动交通事故的高效处理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徐丽美.思考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鉴定分析[J].法制博览.2019,(28).DOI:10.3969/j.issn.2095-4379.2019.28.066 .

[2]王忠林,廖文俊.基于痕迹检验的交通事故鉴定案例分析[J].时代汽车.2019,(11):29-32.

[4]陈远.S县人大常委会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监督的现状、成因和优化对策研究[D].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