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思考

作者

汪校均

浙江中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20

摘要:当下,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工程造价中预决算审核出现问题,就可能降低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建筑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准确度,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要点是当前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进行了思考,首先论述了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了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审核方式,并对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要点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了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决算审核;建筑工程造价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提升建筑质量成为当前大环境下的重点。在提升建筑质量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是重要内容,能够对各方的利益造成直接影响。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开始加大对预决算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大多数企业依然会在预决算审核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自身工程造价受到影响。因此,深入思考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问题,分析其价值、方式、要点,并根据现状寻找优化路径,是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含义及内容

1.1 含义

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开展后续工作内容,要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施工设计时才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并做好相应的投资造价与估算工作,对其中蕴含的数据信息需要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造价预决算内容与工程的实际需求相互契合,这样能够为工程节省更多的建设材料,对于人员也能够实施合理配置,让整个建筑工程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1.2 内容

依据工程造价的内容做好预决算工作,并对工程造价审核内容进行多角度地分析。

(1)应该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进行审核。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量的规模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投资选择,做好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后置和人员的调配等,审核工作是预决算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实施核算的时候应该分别做好计算,尤其需要注重避免存在的漏算、错误计算等问题,这会导致审核数据信息缺乏足够的可信度。对于工程的设计图纸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精准计算,防止出现与实际情况不够契合的情况,否则会导致造价工作出现相应的变动。

(2)一定要对工程量进行审查,对于其中的单价则应该对其合理性加以评价,预防出现单价超出预算范围的情况。

(3)在实施审核工作时,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对工程造价内容进行预决算费用审核时,需要对相关的文件信息进行调查搜集,并按照相关部门规定的价格做好核查工作,避免工程在建设实施的时候出现任何超支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负担,是需要审核人员重点关注的现象。

2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现状分析

2.1 思想上认识不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的工程建设投资更加的多元化, 而且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 因此很多审核人员对于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审核重点和应采用的方法没有清晰的概念, 甚至对于一些工程建设的性质等没有准确的定位, 审计的角度也不好切入。

2.2 审核人员的水平有限

审核人员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投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一些审核人员的水平没有达到工程审核的实际要求, 在没有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的情况下就贸然的对工程各环节的预决算进行审核, 结果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来核定工程建设费用等问题, 而工程建设依据预决算的审计结果施行后, 给建设单位造成严重的资金、材料、设备的浪费。

2.3 缺乏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依据, 只有形成了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同时对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也是一种监管, 避免审计人员不按照审计程序执行, 以至于审计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漏洞的出现。但是我国一些建筑单位在进行预决算审计时却没有没有形成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 审计人员没有受到相应制度的监管, 开展的审计工作既没有依据程序进行也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和漏洞, 对工程建设的预决算审核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3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管理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法

建筑工程是一项周期长、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设计领域广的建设项目, 对其进行造价的预决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繁琐的任务, 而对这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则更有难度,其次, 善于抓住重点环节进行审核。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 因此对于工程量大、费用投资大的造价预算环节更应该投入更多的审计力量, 而其他的次要预算环节则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样就能保证审计的效率。再次, 运用对比审核法来找出不合理的环节。有对比才会有差别, 通过对比方法来审核不同的造价目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对预决算的影响来判断是否符合投资规律来进行审核。

3.2 选用有资质的审计人员和单位

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预决算进行审计是预决算执行与否的最后环节, 审计人员的水平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审计时, 一定要对审计单位进行仔细的调查, 包括单位的资质、业务运营情况、人员的构成、成功的审计案例等, 只有确定了这些审计的单位和人员后, 才能放心的将工程造价预决算这项重大的审计任务交付给审计人员, 确保建筑单位的造价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3.3 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机制

审计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有了这个机制的运行才能调动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配合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 提供审计所需的造价材料以及建设材料的市场信息等, 有效的促进审计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审计管理机制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一些要求, 如实地考察、仔细搜集相关的预决算材料等, 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有效率、有质量, 切实起到审计监管的作用。

3.4 采用综合复查的方法保证审核质量

要想确保审核的质量还可以采用综合复查的方法进行, 即选用不同的审计单位和人员对工程造价预决算进行重复审计或者分段审计的方式进行, 这样不同审计人员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监督作用, 而审计人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名誉和信誉, 就会更加专注的对预决算进行审核, 这样就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审计的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

结语:

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建筑工程当中,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能够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预决算审计,明确预决算审计中的重点内容,对预决算审计监管进行强化,选择科学合理的审核方式等,对建筑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进行优化,加大审计力度,做好审计工作方面的监管,确保审计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执行,从而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春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与路径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1:50-51.

[2]李楠.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J].四川水泥,202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