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营养液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宋敏
南京明基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9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 PIVAS中不合理处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研究以我院自2024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的799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住院全静脉营养液处方为研究对象,不合理医嘱处方发生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799份营养液处方中,9例处方出现了不合理作废的情况,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有:配比比例、浓度、用量等。结论:在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存在的不合理处方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为配伍、比例、浓度及用法等方面。加强“处方审核”与“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推动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营养液;不合理处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
引言:肠外营养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方法,主要针对因多种原因导致的,无法通过口腔进食或摄取营养不足的病人。按营养需要的程度,可分为:部分肠外营养,又称静脉高营养,营养液包含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多种成分,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对其进行个体化配置,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但同时也增加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实际操作中极易出现成分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问题,影响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与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符合脾胃运化功能的各方面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临床需要,对脾胃运化功能进行合理用药,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0月1日一10月31日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住院医嘱中799份营养液医嘱处方。
1.2方法
在对已有的医嘱进行登记和分类处理后,再查阅相关的相关文献,统计出处方用药的用量、用法、相互作用和浓度等,对不合理的用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观察不合理医嘱的情况。
2结果
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
在799例营养液医嘱处方中,不合理的医嘱有9例,占总例数的1.126%;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含药物配伍、配伍比例、浓度、用法用量和其他因素。
3 讨论
全静脉营养是指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等静脉途径,向病人提供所有必需的营养成分,缓解患者营养缺乏的状况,对于防止和纠正病人营养不良,维持病人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预后,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TPN能够为病人提供持续性的营养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时间不能用嘴吃东西,或者因为身体新陈代谢过快,导致营养快速消耗的患者,可以让患者维持一个好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度过人生中最凶险的时期。目前,临床应用的“全合一营养液”,是指在无菌条件下,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比例,将基质进行更合理的调配,与传统的单瓶串输相比,在单位时间里,营养素的摄取更为平衡,可以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吸收和代谢,平衡渗透压,降低污染,降低刺激性,预防副作用。
本院临床用全肠外营养液是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调配,配制的营养液品种繁多,保证临床医师开出的处方和营养液的合理搭配,是病人进行有效静脉营养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在制定肠外营养方案时,应注意对脂肪酸、氨基酸、糖分、热氮比等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要对病人的营养基础、分解代谢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确定出所需的氨基酸。在此基础上,以热氮比为基础,推算出病人所需的能量,在此基础上,按照双能量系统的原理,来决定脂肪乳和葡萄糖的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加入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营养液中的氨基酸含量超过2.5%,根据病人的身体功能状况,每天需要20千-25千卡/公斤的能量,有高代谢应激和严重营养不良的人每天需要30-40 kcal/kg。能量来源上,脂肪与葡萄糖的比例一般为1:1,而葡萄糖的含量通常低于25%。氨基酸对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调节作用,它的合理应用与热氮比例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热氮比例不合适,则会导致脂肪乳破乳,导致营养物质的不稳定。一般认为,营养液中 Na、 K浓度低于150 mmol/L,钙离子浓度不得高于1.7 mmol/L,镁离子浓度不得高于3.4 mmol/L,这样才能保持营养液的物理稳定性,避免因阳离子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破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外周静脉和中央静脉两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其渗透压调控程度在900 mOsm/L和2000 mOsm/L之间有很大差别。
要想减少不合理的营养液配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加强药师的角色:比起医生,药师拥有大量的药品信息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知识,擅长对药物的配伍兼容性和药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对具体的给药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比如输注顺序、速度、给药时间等。这样,药师就可以参与到临床的诊疗过程中,监督处方用药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就会帮助医生寻找,并对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可能的风险,并积极地与医生沟通,从而解决处方中出现的用药问题。(2)加强科室医生之间的交流:在审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同一种错误,这是由于医生的长期用药习惯和医生对药物的知识不够理解造成的,可以让药师下科室,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和查房等工作,做好信息的维护;还可以通过医生、药师和护士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来增强医生对药剂学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药物的配伍。(3)强化职业培训,多数患者开出的处方均属合理,这表明多数医师严格遵照医嘱,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医师对药物配伍禁忌、理化性质、药动学等方面缺乏了解。因此,在医疗机构中,要加强对患者的医疗知识的培训,以达到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目的。通过“药师评议”等方法,可以纠正临床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郝菲菲,吕台中,麦锦鸿.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4,22(08):89-92.
[2]兰崛,陈添.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34):187-188.
[3]萧佐圣.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2):147-149+154.
[4]刘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调查及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95.
[5]李智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J].淮海医药,2015,33(05):450-45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