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

作者

房百凤

中和德汇(沈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 为探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采用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立足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提升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建筑施工规模大、楼层高,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比较多,可以说任何一个细节管控不到位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结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从制度、组织、技术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促使各道工序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房屋建筑;制度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管理

相比于多层房屋建筑工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高度高、体型大,用到的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种类和结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这无疑会提升施工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而保证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领域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问题,必须严格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并从制度、组织、技术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促使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建筑行业由于其工作特殊性,往往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和复杂的施工流程,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这就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施工方更应该在施工前就编制详细的施工安全规划,对施工的每一个过程、环节都设置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文以高层施工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指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的许多风险点,着力构建一个安全施工风险体系,以为施工安全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11.

1.2 现实意义

在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一直都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障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石,只有保障施工安全,才能达到施工单位预期的建设目标,从而使建筑企业获得相应的利益。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了解和熟悉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解措施,进而保障高层建筑能够顺利的建设竣工既能够提升建筑单位的效益,也能够降低成本,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

和多层房屋建筑工程相比,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包括: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长、施工技术水平高等。

施工难度大: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和体型都远远大于多层建筑,为保证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安全性,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功能的齐全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基础处理、主体结构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就更多,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

建筑周期长: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不但体积大,而且楼层多,各楼层的结构、空间面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施工难度大,往往需要更长的工期才能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技术水平高:为满足不同人群对房屋工程的要求,需要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完成智能化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燃气系统、电力系统等方面的施工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就需要更加高超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设,为避免相互影响,的安全性、有效性。

3 安全风险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结合各类因素识别施工风险

(1)结合自然环境对施工风险进行预测。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气候变化、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通常会影响施工安全。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运用气象预测、地质勘探以及自然灾害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评估环境因素可能给施工带来的各种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风险预案。例如,面对雷雨等恶劣天气,管理人员应责令停止施工作业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全面评估、检测房屋建筑工程防雨和防雷设施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

(2)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和布局进行风险识别。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结构布局存在缺陷等问题也会增加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例如,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会增加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引发工程进度延误、增加额外成本与施工风险。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在施工前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识别设计漏洞或潜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加以弥补,以消除潜在风险,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2 落实施工单位的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通常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安全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积极落实自身管理责任。

(1)明确施工单位在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施工单位需明确自身在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所需承担的责任,积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施工单位应培养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其次,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技术、工程结构类型与质量要求,评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订风险应急预案。最后,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在每个施工环节设置安全责任人,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前,管理人员应保证建筑材料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场地,避免建筑材料受雨水、高温、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现场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施工现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配置、脚手架放置是否稳定、安全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并对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审核,定期考核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还应做好安全记录工作,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案等,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3 科学评估房屋建筑工程的风险等级

(1)借助数学模型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风险评估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分析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合理评估风险等级。例如,风险评估人员可以根据风险矩阵法评估工程质量风险、施工安全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等主要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还可以通过概率模型与回归分析等手段,科学预测房屋建筑工程遭遇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并对其进行分级预警。

(2)结合专家建议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施工单位可以邀请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综合评定的方式来统计、分析不同专家的评估结果,得出较为客观的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换句话说,借鉴专家的丰富经验以及相关的施工安全风险案例,能够进一步提升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一旦确定房屋建筑工程的风险等级管理人员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高风险和中风险等级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査和监管,及时排除施工材料与设备方面的危险源,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性能完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结 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高层建筑意外事故接连频发的现象,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只有做到保障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确保高质量、快进度的施工,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断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的监督与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等都是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安全工作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无论是建设相关方还是施工人员都应切实提高重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白峰喜.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6):30-32.

[2]高黄河.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J].居舍,2022(09):133-135,138.

[3]高鸿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J].砖瓦,2022(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