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绿色康养理念下城乡绿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研究
王菲 种道虎 陈文静 任璞
摘要:回归农村,建立乡村生态康养旅游线路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本文选取济南市党家片区进行GIS分析,并建立景观评价体系及构建景点的引力模型,在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绿道规划及民宿开发方案。
关键词:生态康养;城乡绿道;GIS分析;引力模型;绿道规划
0引言
2020年6月1日,我国首部生态康养国家级标准《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发布实施,为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提供了实践依据。通过道路防护绿地、滨河绿地、铁路废弃公园等将城乡与乡村、郊区等大型生态斑块等都联系起来,在整个市域乃至更大区域内建立一套绿道生态网络体系。
根据济南市党家片区的城市近郊优势,交通便利、土地广阔、风景优美、环境安逸、打造“共享农场+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民宿集群及旅游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党家片区的区域概况
党家片区位于济南市西南部,是济南市西南方向的对外交通主要出入口。范围北至二环南路及铁路联络线,东至马五寨山、围子山一线,南至马鞍山山脊,西至京福高速公路,总面积70.8平方公里片区内设有党家庄火车站,自备铁路专用线0.9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片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较为平坦,地势南高北区内有两条主要河道,玉符河和陡沟河。
2.党家片区绿道GIS分析方案
在ArcGIS9.3中,通过Clip数字软件,将党家规划片区内的研究区域剪裁出来,将矢量图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并参考已有的地形图,结合实地调研,提取片区绿地和道路信息,建立片区用地性质分类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最后规划设计所要用的专题图库。
3.党家片区绿道景观评价及引力模型的构建
3.1评价体系的建立
研究立足城市绿道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文化和美学功能四项主要功能,选取党家片区绿道综合效能的评价因子,分别建立城市绿道选取路径,景观节点评价准则,邀请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方面专家进行第一轮综合评价,对各因子赋予权重。
3.2党家片区城市绿道评价结果
依据制定的评价准则,利用特尔斐专家打分法对党家及老城片区绿道路径及景观要速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景观要素等级等分,加权计算求得综合分值,为两个片区绿道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及选线依据。
综合评价结果,党家片区绿道路径选择易为玉符河、陡沟河、104国道、重汽路;
重要节点包括玉符河104国道节点、老虎洞—三王寨—大王寨、党东清真寺、片区公共服务中心。
3.党家片区城市绿道布局规划
综合考虑片区现状建设条件、上层次规划要求、依据党家片区城市绿道影响因素综合效能评价,片区形成“一纵、一环、一支”的片区城市绿道系统。
3.1 一纵
沿玉符河生态绿道。玉符河是济南第三大河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两侧各控制3-5公里生态林地,形成济南东部主要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缓冲带。
绿道性质:郊野型城市绿道,是济南市西部地区与南部山区相连的主要绿道之一。
绿道走线:沿玉符河道北至济西国家湿地,南至源头之一卧虎山水库。
绿带长度:片区范围内长度为13公里。
3.2一环
城市绿道性质:城市绿色慢行步道,片区内部各组团联系纽带。
城市绿道走线:规划环状步道由沿104国道及沿重汽路两条慢行步道与沿玉符河城市绿道连接形成。
其中,沿104国道绿道结合两侧城市辅道及绿化带建设,片区内部长度6.5公里;沿重汽路绿道长度5.2公里,连接津浦铁路南侧组团中心。
城市绿道节点:沿104国道绿道连接规划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中组团社区中心、市三中,中西医结合大学;
沿重汽路绿道连接重汽集团、片区主要自然景观节点老虎洞—三王寨—大王寨山体绿化郊野公园,片区主要历史建筑党东清真寺,南组团社区中心及片区公共服务中心。
3.3 一带
城市绿道性质:片区中部陡沟河为总体规划片区公共绿地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绿道规划沿河建设城市居民游憩性城市绿道。
绿带长度:规划长度5.5公里。
城市绿道节点:连接党家中学、济南女子实验中学,片区三大居住组团。
4党家片区绿道沿线建设共享农场+养生养老的民宿及农场的规划设计
4.1党家片区共享农场景观规划设计
党家片区共享农场设计为绿色、环保的景观,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保留或种植大量适合本地生长的绿色植物,打造宜人的环境氛围,增加绿意和自然元素的感受。在党家片区共享农场内部,建设包括养老院、康复中心、健身房等养生养老设施,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以满足老年人的养生需求。
将党家片区一定比例的土地划分为农田,种植有机蔬菜、水果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可以为共享农场的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在康养或餐饮活动中使用。同时,可以开辟花坛、草地等区域,打造农田景观,供居民散步或休息。
5.2党家片区养生养老民宿规划设计
党家片区的养生养老民宿的规划设计注重设施的舒适和便利性。房间布置应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主,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设立无障碍通道、浴室扶手等,确保居民的安全和便捷。
在党家片区养生养老民宿内,可以配置一些共享设施,如休闲区、健身区、图书馆和活动室等。这些设施可以提供老人进行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促进老人之间的互动。利用自然光线、优化景观视野,提供户外休闲区、花园或阳台等,让老年人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并建立健康管理系统,定期提供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等服务。设立医疗护理区域,配备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航.我国省际内循环网络的空间特征及演变研究——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D]四川:重庆工商大学,2023:19-25.
[2]金丽. 乡村康养旅游多维开发模式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3-65
[3] 王品,袁敬诚,熊姗姗. 基于GIS分析的吉林市金珠镇旅游绿道选线初探[C]. 信息·模型·创作——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57).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18-323
[4]李华,孙文策,韦怡廷,刘旭芳,谷向阳,申爽,相雅欣,李平昊.“共享+农业”__共享农场引领农业共享经济[J].蔬菜,2021,(5):2-3.
[5]朱南燕,王亚华,兰思仁,朱新开.我国共享农场的发展模式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18,(2):1-2.
[6]沈明姝. “候鸟式”乡村养老背景下的民宿适老化设计研究——以江西中源乡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2020:8-11.
[7]薄晓光.基于养生养老视角的民宿设计策略与方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4):108-109.
[8]Fabos Julius.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321-342.
[9]Lu'is Ribeiro, Teresa Bar"ao, Greenways for re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ndscape quality:five case studies in Portuga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6: 79-97.
[10]Yokokhari Makoto, Amemiya Mamoru; Amati Marco. The hist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greenways in Japanese New Town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5:1-13.
通讯作者:
王菲(1981-),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地理信息遥感,景观设计,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