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颜妍

沈阳市皇姑区陵西小学

摘要: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成为助力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将以小学数学的数字化教学为研究主题,分别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三个主要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立正确价值观起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随着各种教育政策的发布,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教学中[1]。进而以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创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一、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视觉系统

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小学阶段,由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尽量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足,直观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少教学工具,以及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完全转变,所以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知识。当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动画形式,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动画,深度理解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多媒体中展示的直观动画激发学生的视觉系统,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创设,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使用多媒体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讲授,也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这一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图形的变换,以及对概念图、树图的理解。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的时间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将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在教学设计中,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涵[2]。为了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图像的变换、概念图、或是数图,教师可利用数字化设备建立数字化图像。在数字化图像中,为了迎合学生的认知,教师将数字化图像做成动态的,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图像表达的意义,也增加学生对数学图像的认知。同样,在面对其他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教师也可利用数字化技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二、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过教学,同时融合数字化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知》过程中,由于角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学生能充分理解角的内涵,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理解。在新课引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园丁在花园中修剪植物。通过观察片段,教师可提问学生在片段中发现了那些学习过的图形,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补充。在教师的补充中,顺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为学生引入角的概念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看片段,让学生找出片段中的角,同时让学生进行思考,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许多被忽略的角。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将角的概念与生活相联系,进而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动态演示,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由于演示不到位,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知识的情况。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当面对需要动态演示的知识时,教师就可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数字化设备的直观演示下,能对知识有透彻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乘法的初步认知》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乘法,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充足的演示,让学生熟悉乘法的概念以及用途。小学数学中的乘法,实际上就是加法的叠加,所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多个相同数字的相加过程,进而引出乘法的概念[3]。如,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火车的整体结构,并问学生每节车厢可以坐十个人,五节车厢可以坐多少人?利用类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而在没有接触过乘法的学生眼中,只能进行加法计算,让学生使用加法计算后,教师可顺势引出乘法。在有了乘法的概念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乘法有更清晰的认知,就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加法变成乘法的过程,由于现阶段,学生学习的乘法都是相同数的相加,过多的数字在黑板上不好展示,所以利用多媒体不仅可直观且清晰的展示,还能通过动态效果,让学生对乘法有深刻的认识。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资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的显著特点有,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能有效丰富教学资源,不仅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小学数学《认识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使用数字化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时间有正确的观念,以及发现时与分的关系。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时间概念,并了解时与分的关系后,教师还可为学生介绍,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存在时差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钟表的正面,并通过动画制作来快速展示时间的流逝。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时间的流逝,以及时与分的关系。接下来,教师可展示同一时刻的北京和纽约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不同地区的时间差,让学生对时差有基础的认识。通过丰富的教学素材,不仅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通过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创新,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动态演示、丰富教学资源的方式来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通过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调香.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09):264-265.

[2]刘燕.数字化技术在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浦东教育,2024,(04):70-73.

[3]张都妹.数字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4,(1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