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体育生跳远技术差异对比及教学启示

作者

陈绍剑

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体育生在跳远技术方面的差异,通过文献资料法、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环节展开细致探讨。研究发现两者在技术细节、身体素质运用及心理素质影响上存在显著不同。基于这些差异,为高校跳远教学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启示,包括个性化教学方案制定、专项素质强化训练、心理调适与训练融入等,以期提升跳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跳远技术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普通体育生;跳远技术;教学启示

一、引言

跳远作为田径项目中的重要一员,在高校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领域都备受关注。高校中既有代表较高竞技水平的高水平运动员,也有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与锻炼的普通体育生。这两类群体在跳远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技术表现,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异,对于优化跳远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依据,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身技术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升跳远技能。

二、跳远技术环节分析

(一)助跑

高水平运动员在助跑时,通常能展现出精准的助跑节奏与速度控制能力。他们通过长期训练,形成了固定且高效的助跑步数与节奏模式,从启动到加速再到踏板前的最后几步,速度呈合理递增趋势,能够在踏板瞬间达到接近个人最佳的水平速度。例如,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大赛中,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能稳定在10-11米/秒左右,且步长、步频搭配协调,步点误差极小,一般控制在0.1-0.2米范围内。

普通体育生在助跑环节则问题较多。助跑节奏不稳定,启动时可能过于急促或缓慢,加速过程不流畅,导致踏板前速度未达到理想状态,一般助跑速度仅能维持在7-9米/秒。其次,步点准确性差,由于缺乏系统训练,对助跑步数与自身步伐大小的适配把握不准,步点误差常常超过0.5米。

(二)起跳

起跳是跳远技术的核心环节,决定了运动员能否将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有效转化为垂直向上的腾起初速度,从而获得理想的腾空高度与远度。高水平运动员起跳时,能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有力的蹬伸动作。他们的起跳脚着地瞬间,膝关节、踝关节缓冲角度合理,一般膝关节缓冲角度在135°-145°,踝关节缓冲角度在110°-120°,能够快速缓冲并紧接着爆发性蹬伸,使身体重心快速腾起。起跳蹬伸阶段,髋、膝、踝三关节的发力顺序协调,力量传递顺畅,蹬地角度通常在18°-22°,保证了身体向前上方的合理腾起。

普通体育生起跳时,着地缓冲技术欠佳,膝关节、踝关节常出现过度弯曲或僵硬的情况,缓冲角度不合理,导致缓冲时间延长,能量损失较大。蹬伸阶段,发力顺序混乱,往往先蹬伸膝关节,髋关节发力滞后,力量不能有效整合,蹬地角度也不稳定,常在15°-25°波动,使得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不足、方向偏差,影响跳远成绩。

(三)腾空

高水平运动员凭借出色的身体控制能力,在空中能根据自身起跳情况迅速调整姿势。采用蹲踞式、挺身式或走步式技术时,动作规范、舒展,身体重心平稳移动,各肢体动作配合默契,有效减少空气阻力,延长腾空时间,维持向前的冲力。例如,采用挺身式的运动员,在空中能充分伸展髋关节、脊柱,使身体形成反弓形,手臂协调摆动,保持身体平衡,腾空时间可达0.9-1.1秒。

普通体育生在腾空时,由于身体控制能力较弱,姿势转换不流畅,常出现身体歪斜、蜷缩等情况,增加空气阻力的同时,破坏身体重心的稳定。如采用蹲踞式时,双腿过早收拢,上体前倾过度,导致腾空时间缩短,一般仅为0.7- 0.9秒,影响跳远的远度。

(四)落地

落地是跳远的最后环节,直接关系到成绩的有效性。高水平运动员落地前,能精准判断身体高度与远度,在空中适时伸展双腿,使双脚尽量前伸,以增加落地距离。落地瞬间,膝关节、踝关节积极缓冲,身体顺势前倒,一般落地角在65-75°,通过缓冲将落地冲击力减到最小,确保成绩稳定。

普通体育生落地时,对时机判断不准,双腿前伸不充分,常出现 “坐地” 现象,缩短落地距离。落地缓冲动作不到位,膝关节、踝关节僵硬,导致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于身体,不仅影响成绩,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四、产生技术差异的原因

高水平运动员长期接受系统、高强度的专业训练,训练年限一般在6-10年甚至更长。每年有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涵盖技术打磨、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等各个方面,使得他们对跳远技术各环节的掌握更加精细、熟练。普通体育生参与跳远训练多是在高校体育课程期间,每周训练时间有限,且训练缺乏系统性,难以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熟练程度。

高水平运动员经过长期选拔与培养,具备出色的爆发力、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强大的爆发力能保障起跳蹬伸有力,高速度为助跑提供动力,良好的协调性与柔韧性确保技术动作的流畅完成。普通体育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爆发力不足影响起跳效果,速度素质有限制约助跑质量,身体协调性、柔韧性欠佳使得技术动作变形,难以发挥最佳技术水平。高水平运动员在长期赛事历练中,培养了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比赛压力能够沉着冷静,专注于技术动作的发挥,在助跑时不慌不忙,起跳果断,腾空、落地稳定。普通体育生在测试、比赛等场合容易紧张焦虑,心理波动导致技术动作失常,如助跑时节奏紊乱,起跳犹豫不决,影响跳远整体表现。

五、对高校跳远教学的启示

(一)个性化教学方案制定

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将高校跳远教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层次。初级针对普通体育生,侧重于基础技术讲解与巩固,如助跑节奏的初步建立、起跳缓冲的基本动作规范等,采用慢动作示范、分解练习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要领。中级面向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强化技术细节,优化助跑速度与起跳衔接,提升腾空、落地控制能力。高级针对高水平运动员或潜力学生,引入先进技术理念,进行专项技术突破训练,如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微调起跳角度、优化腾空姿势等,通过个性化训练计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二)专项素质强化训练

针对普通体育生身体素质短板,设计专项素质提升计划。安排爆发力训练,如深蹲跳、蛙跳等练习,增强起跳力量;通过30米、60米冲刺跑训练助跑速度;利用跳绳、体操等项目提升协调性与柔韧性。对于高水平运动员,在维持高水平身体素质的同时,根据技术改进需求进行针对性强化,如为改善起跳蹬伸效果,增加单腿爆发力训练;若腾空姿势需要优化,强化核心肌群与髋关节灵活性训练,确保身体素质与技术发展协同共进。

(三)心理调适与训练融入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教育,对普通体育生通过模拟比赛场景、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适应压力环境。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进一步强化心理韧性训练,如挫折应对训练、专注力强化训练等,使他们在大赛中遇到突发状况时能迅速调整心态,稳定发挥技术优势。定期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全方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跳远技术学习与训练效果提升。

结论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体育生在跳远技术上存在多方面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源于训练背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通过剖析差异并汲取教学启示,高校跳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实施个性化、科学化教学策略,助力不同层次学生在跳远技术学习与训练中突破自我,实现跳远水平的逐步提升,推动高校跳远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深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专项起点学生间的跳远技术差异,持续完善跳远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文明,王得志.三级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深度解析与策略探讨[J].田径,2024,(07):45-47.

[2]陈兆亮.跳远技术精髓探讨:助跑与起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田径,2024,(08):4-6.

中医认为,足是人之根。很多人通过做足疗已达到放松双脚的目的,而本产品将中草药放置到鞋垫中,通过药垫与足底皮肤的长时间接触,并在机体行走活动中达到治疗、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2]。鞋垫内层附有艾叶、香附、薄荷等中药成分,把药效直接作用于足部,可以起到的抗菌消炎理气宽中的作用,具有养生功效。

上述中草药成份已经公知的药效及对人体的养生保健效果为:

1、艾叶由温热的性质,能通过温热的作用来舒缓寒冷引起的症状、可帮助排除体内湿气,改善湿气引起的症状、活血化瘀等功效,并且也可以起到散寒直通、止痒、抗病毒、提高集体免疫力的作用;

2、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可用于缓解消化问题、减缓头痛,使人得到放松和舒适、减少焦虑和压力、改善喉咙疼痛、哮喘和其他呼吸问题,也能提升口腔健康;

3、香附具有稳步肝肾气血的功效,能够补血、滋阴、健脾、补气。可以帮助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抗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祛痰止咳,改善气血两亏,补虚健脾。

1-鞋垫面层;2-鞋垫底层;4-中草药凹槽、中草药;5-空气交流孔;6-磁石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它能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有益效果:本产品使用时,放入鞋子内,中草药的药性通过真皮上的通孔对脚底进行养生(类似于保健沐足效果),中草药凹槽设置有空气交流孔,当脚踩在鞋垫上,空气交流孔会产生空气的抽缩动作从而达到鞋内的空气相互交流,增强鞋垫的透气性,空气交流孔上方的中草药的药性可更好的散发至脚底及整个鞋内,提高中草药对脚底的养生保健效果,鞋垫面层采用真皮及设置有相应的透气通孔,更加透气健康,鞋垫底层采用聚氨酯发泡注塑一体成型,减震效果好,进一步地,为达到更佳的实用效果,所述的中草药凹槽设置覆盖位于鞋垫上对应脚底的肾脏、肝脏、胃、脾脏反射区。本产品穿着舒适性更好,更加健康。

针对不同人群在不同季节出现的脚部疾病,设计了适合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用的四款鞋垫,同时包含除臭,除湿,保暖,吸汗等多功效。此外,在对于鞋垫清洗方面,知足采用可拆卸鞋垫,为保证疗效,内部中医疗效包采取可以更换的方式。用此种方式,不但保证了鞋垫的疗效,也保证了鞋垫的清洁和实用性。

3、蓝牙监测芯片技术

本产品采用ST17H65蓝牙BLE5.2芯片,用来实时检测人体数据,分析运动及步态情况,监测卡路里数据有效做到健康运动。该产品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足部情况提供不同的疗效服务,改善足部健康问题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本产品用到的芯片是伦茨科技最新推出的蓝牙BLE芯片,最大的优势是功耗降低,可以在待机时保存更多用户数据,可以设置大容量缓冲区,支持更加复杂的功能。符合SIG规范的Mesh自组网应用。包括多节点的控制,以及一主多从的同时工作。

利用蓝牙芯片与手机app相连接起到以下作用:

1.实时监测人体数据,进行步态风险分析,提前发现足部健康问题,结合中医药穴位按摩技术与中药养生,有针对性的提供中医理疗治疗方法,保证健康运动。压力传感器能够采集到走路过程中脚底受力的分布数据,再结合六轴传感器采集的运动数据,分析运动的各种参数,建立多特征参数数学模型[3],通过与健康人群数据库比对得出结论是否有足部问题,后续利用中医相关知识进行治疗。

2.记录运动轨迹,同时了解并监测卡路里变化状态,再通过中医食疗帮助平衡每日健康饮食与运动,有效做到健康运动。采集数据时将智能鞋垫置于鞋内,实时采集用户的运动信息,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至app进行数据处理分析[4],在app页面可以实现记录运动数据,步态分析,消耗卡路里状态,在app中可实现7天智能高效数据存储。并且本产品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足部情况提供不同的疗效服务,改善足部健康问题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4、终端——客户端一体化技术

我们的产品是一款集养生与智能相结合的多功能鞋垫,它还可以让使用者借助搭建的平台学习中医药知识。它能够在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维护的高效性方面有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5],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图形运行能力和资源存储能力,能为使用者创造处一种便利的使用感。它连通蓝牙芯片技术将鞋垫所监测到的人体健康情况会上传到后台数据对脚部疾病所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且它可以根据此数据可以推送用户中医养生小知识,以及改善问题相关的健康运动短片,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来帮助用户调理身体情况,借用中医知识给用户提供健康保障。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学习中医药养生知识,满足了大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可以让大家在享受按摩的同时,对中医药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并且通过更加容易接受、容易普及的方式使中医药文化渗透到社会中。

五、结语

鞋垫作为中国的传统产品,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进步,鞋垫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已经摆脱了调整鞋子的大小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足部护理产品。中医药磁石智能养生鞋垫作为一种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型产品,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本产品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显著进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而中医药磁石智能养生鞋垫,结合中国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将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它是一款有别于市场上任意一款鞋垫的中医药养生鞋垫,该产品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改善足部健康问题的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让消费者爱上鞋垫,远离脚病。它不仅是一款新型的养生鞋垫,也作为载体增加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让大家重新爱上鞋垫,爱上中医药。

[参考文献]

[1]李涛,陈杰,王渊,韩祖成,苏同生,袁捷.穴位磁疗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9):189-192

[2]郭文华.药物鞋垫疗法的临床应用[C].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中国北京,1994-06-01

[3]刘伟静.基于智能鞋垫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9

[4]王梦囡,陈宇,陈康桂.智能鞋垫的研发及在跑步中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04):46-48

[5]张宏伟,吕春光,刘竹涛.民航气象终端业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3,33(10):209-215

[基⾦项⽬]

2022年辽宁中医药⼤学⼤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中医药磁石养生智能鞋垫,编号:X20221016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