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探讨
李玉娜
152104198610304127
摘要:在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机电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核心驱动力。本文围绕该技术展开深入探究,先是细致解析建筑供配电、照明控制、电梯与自动扶梯自动化等关键技术,明晰其技术原理与优势;接着通过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公共建筑等实例,呈现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成果;进而着眼未来,从智能化深度融合、绿色节能革新、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联动多个维度,展望其广阔前景。
关键词: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
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各行各业,现代建筑领域更是迎来深刻变革。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要求不断攀升,建筑不再仅局限于遮风挡雨的基础功能,转而向多功能、智能化、绿色环保方向大步迈进。
一、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关键技术解析
1.1 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
作为建筑的“动力心脏”,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肩负着稳定输送电能的重任。智能变电站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凭借先进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把控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波动,即刻精准定位故障点并发出警报,大幅缩减停电时长与影响范围。电力监控系统宛如敏锐的“监察卫士”,借助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全方位监管整个供配电网络,从发电端到用电末端,全程可视化,运维人员足不出户便能洞悉电网运行态势。
1.2 照明控制系统
照明控制系统为建筑披上一层灵动“光衣”,赋予空间多元照明体验。智能照明依托调光、定时、场景切换等功能,契合不同场景需求。在会议室,一键切换至会议模式,灯光聚焦会议桌,亮度适中;午休时段,定时功能悄然调暗灯光,营造静谧休憩氛围。人体红外、光照度传感器堪称照明系统的“智能触角”。人体红外传感器精准感知人员流动,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杜绝能源浪费;光照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亮度,日光充足时自动调暗灯光,阴天则适当提亮,与自然采光默契配合,节能效果显著。有线如DALI协议、无线如ZigBee等照明控制协议,各有优势。
1.3 电梯与自动扶梯自动化
电梯与自动扶梯自动化技术重塑建筑垂直与水平交通格局,让人员流动高效顺畅。电梯群控算法是调度核心,如同经验丰富的交通指挥官,综合考量轿厢位置、载重量、楼层呼叫频次等要素,智能规划最优运行路径,大幅缩短候梯时间,缓解高峰时段拥堵。例如,上下班高峰期,优先调配空闲轿厢至人员密集楼层;低峰期,部分轿厢自动休眠节能。
二、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2.1 商业综合体项目应用
商业综合体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于一体,功能繁杂、人流量大,机电电气自动化技术堪称其顺畅运转的“幕后英雄”。在照明系统方面,智能照明方案得以广泛运用,通过预设不同场景模式,如营业高峰的明亮夺目模式、夜间清场的节能安保模式等,依据时间、客流量自动切换。不仅烘托出舒适的商业氛围,还能降低约30%的照明能耗。
2.2 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
住宅小区聚焦居民生活品质与安全,机电电气自动化为其插上“智慧翅膀”。智能家居系统风靡当下,居民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家电、照明、窗帘,下班途中即可提前开启空调、点亮客厅灯光;智能门锁、门窗传感器与安防摄像头联动,遇异常实时推送警报信息至业主手机,筑牢居家安全防线。小区配电室、水泵房装上自动化监控设备,物业人员远程监测设备运行参数,故障预警功能让抢修更及时,大幅提升物业服务效率;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智能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自动计费、充满自停,既方便居民充电,又规避火灾隐患,为小区安全再添保障。
2.3 公共建筑领域应用
公共建筑承载社会多元功能,自动化技术在此尽显价值。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对环境温湿度、光照要求严苛,自动化系统精准维持恒温恒湿,光照度随展品特性动态调整,延缓文物、书籍老化损坏。机场、高铁站的机电设备联动堪称一绝,航班、列车信息与电梯、空调、照明无缝对接,旅客换乘路线灯火通明、温度宜人,设备高效协同,减少旅客等待与周转时间。
三、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展望
3.1 智能化深度融合趋势
随着5G、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强势赋能,智能化深度融合将成为建筑机电电气领域的核心驱动力。5G网络的超低延迟、超高带宽特性,让海量设备数据得以瞬间传输,实现建筑内机电设备近乎实时的精准操控。设想在大型商业中心,物业人员借助智能终端,远程调控数千个照明灯具、上百台空调机组,响应时间控制在毫秒级。边缘计算则将算力下沉至设备端,设备无需频繁与云端交互,自主依据预设算法优化运行参数。电梯能基于边缘计算实时分析轿厢振动、载重、运行轨迹,提前预判故障,触发预警,甚至自主执行维护策略,大幅提升设备可靠性与运维效率;AI深度学习算法更是锦上添花,持续挖掘设备运行大数据,精准预测设备能耗走势、故障高发时段,助力建筑运维从被动抢修迈向主动预防。
3.2 绿色节能导向下的技术革新
“双碳”目标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建筑行业责无旁贷,机电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绿色节能革新正当其时。光伏建筑一体化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建筑外立面、屋顶摇身一变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站”,白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建筑供配电减负;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巧妙融入高楼林立的城市峡谷,捕捉微风能量,补充电能缺口。在设备层面,新型高效电机搭配智能变频驱动,于暖通空调、给排水设备中大放异彩,依据实际工况动态调整转速与功率,节能效果高达40%。能量回收技术也将成为标配,电梯下行势能、空调冷凝热被高效回收再利用,循环赋能其他设备,全方位削减建筑能耗,推动绿色建筑从理念迈向现实。
3.3 标准化与规范化推进
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缺失曾掣肘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技术普及与集成,如今形势正悄然扭转。国家与行业主管部门加速统一技术标准制定,涵盖设备接口、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关键维度,确保不同厂商产品无缝对接、协同工作。未来,新建建筑项目从设计选型到施工调试,全流程有标可依,设备“即插即用”;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蓬勃发展,严格把关产品与系统质量,劣质设备无处遁形;完备的标准体系将吸引更多资本涌入研发赛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3.4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联动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领域亟需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正携手破局,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动态调整课程体系,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实操课程,打造跨学科实践平台;企业设立人才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定向培养契合岗位需求的实操能手;科研院所聚焦前沿技术攻关,成果迅速向企业转移转化,催生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新产品。技术创新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凭借实战项目锤炼人才技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行业,形成发展 “加速度”,驱动行业在智能化、绿色化征程中高歌猛进。
结语
回首现代建筑机电电气自动化一路走来的历程,关键技术推陈出新,从供配电到设备自控,奠定坚实发展根基;当下多元应用场景硕果累累,商业、住宅、公共建筑尽享便利与高效。
参考文献
[1]术勇刚.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应用的探究[J].时代汽车,2021,(05):17-18.
[2]任伟.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问题及对策研究[J].机电信息,2020,(20):72-73.
[3]张昕.研究建筑机电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改造及维护[J].居舍,2019,(2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