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效果研究
张洁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的改善效果,评估该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个性化的眼部保湿方案、眼部卫生指导以及心理支持;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通过问卷调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泪液分泌试验三种观察指标,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点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评估记录。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在术后1周时点的干眼症状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平均下降了2.6分;而在术后1个月时点,干眼症状评分进一步降至最低,平均减少了4.8分。相比之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干眼症状评分变化幅度较小,术后1周降低了1.2分,术后1个月则减少了2.3分。此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泪膜破裂时间(BUT)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1个月的BUT平均值达到了9.7秒,而对照组仅为6.4秒。对于泪液分泌试验,实验组术后1个月的Schirmer I测试纸条湿润长度平均增长至18.5毫米,高于对照组的13.2毫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显著提升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舒适度。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干眼症,综合护理干预,泪膜破裂时间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选取了10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年龄范围为50至75岁,平均年龄62.3岁。男性患者占总数的45%,女性患者占55%。术前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并且无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本研究结果。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诊断明确的白内障患者;计划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年龄在50岁以上;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设定为:存在严重干眼症或其他眼部表面疾病史;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影响泪腺功能的系统性疾病;既往有过眼部手术经历;对实验中使用的药物或护理用品过敏;无法配合完成整个疗程及随访观察。
1.3 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含个性化制定的眼部保湿方案、详细的眼部卫生指导以及适当的心理支持服务。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按照预定时间表接受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复查。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睛湿润、避免刺激因素如烟雾尘埃接触眼睛、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方法、鼓励积极心态面对恢复过程等。
1.4 观察指标
第一项观察指标为干眼症状评分,基于国际公认的干眼评估问卷(DEQ-5)进行量化打分,分数越高表示干眼症状越严重。第二项观察指标为泪膜破裂时间(BUT),通过非侵入式荧光素染色法测量,正常值应大于10秒。第三项观察指标为泪液分泌量,采用Schirmer I测试,无需麻醉情况下测量5分钟内滤纸条被泪液浸湿的长度,正常值应在10毫米以上。
1.5 统计学结果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描述,组间差异通过χ²检验判断。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干眼症状评分变化
术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呈现出明显差异。在术前,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无显著区别。然而,在术后1周时点,实验组的平均干眼症状评分从术前的8.4分下降至5.8分;而在术后1个月时点,评分进一步降至3.6分。相比之下,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上的评分仅分别降低至7.2分和5.9分。这些数据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2.2 泪膜破裂时间(BUT)变化
泪膜破裂时间是衡量泪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的BUT平均值达到了9.7秒,而对照组仅为6.4秒。这说明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2.3 泪液分泌量变化
Schirmer I测试用于评估泪液分泌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Schirmer I测试纸条湿润长度平均增长至18.5毫米,而对照组为13.2毫米。这一结果证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泪液分泌的有效性。
三、结论
通过对10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泪液分泌量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提升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水平。
实验数据显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上的干眼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相近,但术后1周和1个月时点,实验组评分分别降至5.8分和3.6分,而对照组则为7.2分和5.9分。统计学分析显示,这些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小于0.01。
关于泪膜破裂时间,实验组术后1个月的平均值达到了9.7秒,远高于对照组的6.4秒。此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泪膜稳定性。Schirmer I测试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组术后1个月的平均湿润长度增长至18.5毫米,而对照组为13.2毫米,表明该护理模式促进了泪液分泌。
参考文献
[1]万美琳,符俊达,朱海萍,等.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白内障术后干眼[J].国际眼科杂志,2024,24(12):2007-2011.
[2]黄海,孙琴,唐义权.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泪液叉头框蛋白O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表达的影响及与术后干眼症的关系[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1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