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广东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贯彻与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研究

作者

谭吉祥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广东省肇庆市 526631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建筑和室内设计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东地区,高职院校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面临着如何将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教学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广东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绿色可持续理念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进策略,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设计能力。研究表明,将绿色可持续理念贯穿于建筑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从而为行业培养更多具备绿色设计素养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绿色可持续理念;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环保意识;教学改革

引言

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核心趋势。绿色可持续设计强调节能、环保、资源节约等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特别是在室内设计中,如何减少环境负担、提高空间的资源利用率和舒适性,成为设计师的首要任务。然而,广东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面临着迅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绿色可持续理念,以满足行业对绿色设计人才的需求。

2. 问题现状

尽管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建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其贯彻落实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现有课程体系中,绿色设计相关内容的比重较小,且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其次,许多教师对绿色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了解有限,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可持续设计原则。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大多数学生对绿色设计的具体实践应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广东地区高职院校的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贯彻绿色可持续理念,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培养其绿色设计能力。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通过本研究,既能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绿色设计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绿色可持续理念的基本内涵

绿色可持续理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环保运动,强调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平衡。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节能、节水、环保材料使用、减少废弃物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的环境友好性、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健康性。在建筑室内设计领域,绿色可持续设计不仅关注材料的选择、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性,还强调设计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关注。

(二)绿色室内设计的核心要素

1.节能设计:通过合理布局、自然采光、智能照明系统等方式,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环保材料选择:选用无毒、可回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3.水资源管理:设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水的浪费,采用节水设备。

4.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空气流通性,使用环保涂料和材料,避免有害物质的释放。

5.室内舒适性与健康性:通过空气质量、温湿度调节等设计,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身心健康。

(三)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设计不仅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类未来生活质量的保障。它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室内环境质量,同时为设计师提供更多创新空间。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中,注重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适应现代设计需求的竞争力。

二、绿色可持续理念在高职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一)课程体系缺乏绿色设计内容

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技术为主,缺乏对绿色设计理念的系统性教学。虽然有部分学校已尝试引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相关课程,但这些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实际设计操作的结合。学生对绿色设计的具体应用了解较少,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在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与实践。绿色设计的教学需要更多的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关注技术和工具的传授,而忽视了设计思维和环保理念的培养。

(三)教师绿色设计素养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绿色可持续设计领域的素养较为有限。多数教师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绿色设计培训,缺乏绿色设计的实践经验。虽然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强调设计原则和技术,但缺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与设计结合的能力。此外,绿色设计相关的前沿技术更新较快,许多教师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

三、绿色可持续理念贯彻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融入绿色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加强绿色设计课程的比重,并将绿色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材料与施工等内容系统地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设计能力。绿色设计理念的融入不仅仅是增加课程的数量,更要注重其深度和广度。例如,在“建筑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设立节能设计、环境友好材料、低碳设计等模块,详细讲解绿色建筑的最新标准与设计技巧,介绍绿色材料的选用标准以及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能源效率与资源节约。此外,在“设计表达与创新”课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绿色设计思维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绿色设计意识,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灵活应用绿色设计的各种策略。

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探索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尤其是结合建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增进学生对绿色可持续设计的全面理解。例如,开设环境心理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室内设计方案对使用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设计出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提升使用者体验的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绿色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包括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如何使用可持续建筑材料以及如何在施工管理中贯彻绿色理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全面培养,进而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绿色设计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与互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互动与实践导向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绿色可持续设计理念的理解与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手段将成为绿色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通过与绿色建筑设计公司、施工企业等合作,提供实际的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绿色设计的实际操作中,从而增强他们对绿色设计理念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绿色设计的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际项目中体验绿色设计的应用与挑战,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现实中的绿色设计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将环保理念与设计创意结合,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选材思路、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绿色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或创新的设计方案。学生在这种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绿色设计原则,形成绿色设计思维,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未来的设计工作中。

(三)加强教师绿色设计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绿色设计理念的有效贯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至关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培训与学术活动,提升其绿色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能够结合现实设计项目与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指导。因此,定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绿色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趋势,还能促进其教学方法的更新与优化。

此外,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行业实践机会,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与设计公司、建筑企业等合作,亲身参与绿色设计项目。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教师能够更好地将实际经验带入课堂,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己参与的绿色设计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设计项目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教师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四、结语

绿色可持续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室内设计领域的主流趋势,广东地区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亟需与时俱进,将绿色可持续理念深度融入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设计能力,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具备绿色设计素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未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设计将成为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要求。高职院校在这场教育改革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绿色设计能力,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为社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然然.基于环境特性与时代交融理念的学校建筑设计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4,33(10):66-68.

[2]雷翻宇.基于数字景观技术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探究——以广西财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4):181-183.DOI:10.14051/j.cnki.xdyy.2022.14.038.

[3]杨明慧.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的绿色解析及其当代发展[D].苏州大学,2021.DOI:10.27351/d.cnki.gszhu.2021.004418.

[4]方宏智,张辰迪,吴晓丫.高职软装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