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缓解小儿输注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
姜玥
西安市儿童医院 710003
摘要:目的:对输注阿奇霉素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儿予以健脾和中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院儿科整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输注阿奇霉素的患儿基线资料,共有92例患者基线资料与此次研究要求相符。通过单双数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6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脾和中综合护理。护理期间记录并对比各组患儿的肠道反应消失时间、焦虑与抑郁情绪、家属满意度,对比结果P<0.05则认定差异突出。结果:两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患儿肠道反应程度、肠道功能、负面情绪以及家属认可程度相比对照组患儿更优。结论:为输注阿奇霉素的患儿予以健脾和中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肠道反应,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
临床儿科通过为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等病原体感染的患儿输注阿奇霉素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部分患儿输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会发生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以调节胃肠功能紊乱为目的,有效控制输注阿奇霉素患儿的不良胃肠道反应。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院儿科整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输注阿奇霉素的患儿基线资料,共有92例患者基线资料与此次研究要求相符。通过单双数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6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年龄极大值9岁、极小值4岁,均值(6.5±2.5)岁,男童25例、女童21例,因输注阿奇霉素发生腹泻的患儿10例、发生呕吐的患儿8例、发生腹胀的患儿15例、发生恶心的患儿13例。研究组患儿年龄极大值10岁、极小值5岁,均值(7.5±2.5)岁,男童28例、女童18例,因输注阿奇霉素发生腹泻的患儿9例、发生呕吐的患儿9例、发生腹胀的患儿13例、发生恶心的患儿15例。所有患儿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1)热敷护理人员将热水袋垫毛巾置于患儿腹部,实际温度以患儿耐受程度为准。(2)饮食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喂食患儿软烂食物,喂食期间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尽量避免喂患儿食用粗糙、坚硬、刺激性的食物[1]。严禁喂患儿食用生冷食物、油腻食物。为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脾和中综合护理:(1)中医护理。①揉腹。护理人员将手掌捂热后,将掌心贴在患儿腹部,以患儿肚脐为中心使手掌做逆时针环绕运动,持续环绕时间为2min[2];②运内八卦。护理人员以患儿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种植横纹内2/3处为半径,以顺时针为方向用拇指做推法,持续时长2min;③以患儿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为目标穴位,按压各穴位持续2min;④揉推。护理人员单手拇指、食指、中指在患儿在肚角穴做拿法3—5次,持续时长2min;(2)穴位贴敷。①制作药贴。将胡椒、川楝子、枯矾 、乌药 、元胡药物研末成粉并加入香油200g用火熬开,再加入50g黄蜡,黄蜡加热至融化后关火[3]。冷却2min后取60g药面在锅中顺时针搅拌,搅拌期间加入适量冷水调制成膏状,将药膏装罐。指导患儿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将预制药膏均匀摊铺在医用无菌敷料上,取患儿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为目标穴位贴敷药贴。(3)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请求家属协助,与患儿进行积极沟通,可通过播放音乐、播放视频转移患儿注意力,调动患儿积极情绪。
1.3观察指标
1.3.1肠道反应消失时间
对各组患儿肠道反应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腹胀、胃痉挛、食欲不振、腹泻。
1.3.2焦虑与抑郁情绪
使用SAS评分量化分析患儿、SDS评分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分析。
1.3.3家属认可程度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认可程度,评价标准:高度认可。患儿家属全程配合并未提出任何建议;认可。患儿家属接受干预,提出适当改进建议;不认可。患儿家属对干预措施持反对意见。
1.4统计学分析
将SPSS28.0作为本次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方式,计量资料表示为()且检验方式为t,计数资料表示为n(%)且检验方式为x2。检验结果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突出。
2结果
2.1肠道反应消失时间
表1数据表示各组患儿肠道反应消失时间。各组患儿肠道反应消失时间对比差异突出(P<0.05)。
2.2焦虑与抑郁情绪
表2数据表示各组患儿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变化,SAS、SDS分值分别表示患儿焦虑、抑郁情绪,且分值与患儿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各组患儿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变化对比差异突出(P<0.05)。
2.3家属认可程度
表3数据为各组患儿家属认可程度对比。各组患儿家属认可程度对比差异突出(P<0.05)。
3讨论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各组患儿经过护理后,肠道反应消失时间、焦虑与抑郁情绪、家属满意度结果对比差异性突出(P<0.05),具体表现为研究组患儿各项数据相比对照组患儿更优。说明为输注阿奇霉素患儿予以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制胃肠道反应、缓解抑郁与焦虑情绪,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学奎,刘晓静,葛军.中医腹部按摩护理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评《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5):200.
[2]肖娟,吴燕.中医护理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08):1233-1235.
[3]黄海莲,文娜,谭珊.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光明中医,2020,35(05):748-750.